正文 第43章 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的實現路徑(2)(1 / 3)

一應該說江西的紅色文化資源不如陝西豐厚,江西的紅色文化資源主要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井岡山時期和中央蘇區的紅色文化資源,而陝西卻擁有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各個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延安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在全國獨一無二,陝西的紅色文化資源得天獨厚,陝南蘇區的紅色文化資源也享有很高的聲譽,解放戰爭時期的紅色文化資源更是中國革命由弱變強、最後走向勝利的曆史見證。然而,江西在紅色文化的宣傳及開發利用方麵卻遠遠走在陝西的前麵,江西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紅色歌謠,關於井岡山和中央蘇區的多部影視劇在央視播放,每年一度的江西紅歌會和江西紅色文化博覽會更是提高了江西紅色文化的美譽度。因此,陝西應該加大對陝西紅色文化的宣傳,首先要製定全省統一的“陝西省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規劃”,摸清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的家底。其次,陝西省委、省政府的宣傳及文化工作部門要製定鼓勵優秀紅色文化作品產出的政策措施。文化產業是創意產業,如果能夠通過創作者艱苦的腦力勞動把陝西的紅色文化資源推向市場,不僅能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產生比古代曆史文化資源開發更好的社會效益,因此,建立良好的激勵機製,將能夠有效地推動陝西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

(三)加強和改進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工作

1.堅持對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保護原則

要切實維護革命舊址、革命紀念建築等特有的曆史風貌,給人以“身臨其境”、莊嚴肅穆的感受,切忌“修舊如新”,富麗堂皇,以致畫蛇添足、弄巧成拙。對由於曆史原因己經不複存在的革命舊址和革命紀念建築,需要複建的,要經過充分論證,保持革命文化景觀良好的文化生態。

旅遊資源開發是為了獲得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獲得這三大效益的前提是處理好開發與保護的關係,也就是說要在保護的原則下進行適度合理的開發。

紅色資源的保護主要指兩個方麵:一是保護資源本身革命曆史文化的本真性,這是遊客的內在需求,遊客看重的不是勝地、遺址的現代化,而是革命曆史文化的本真性。而且,紅色資源本身的價值就在於原原本本的反映革命先輩當年浴血奮戰的奮鬥曆程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而不是對其進行杜撰,更不允許對其更改。二是保護資源賦存的環境,紅色資源賦存的環境大多在人煙稀少的地區,由於人少,所以對自然環境改造與破壞的比較少,所以紅色資源賦存的環境多是保留著原始風景的地帶,這就要求開發前一定要進行科學的規劃,以保護先行,避免為追求單純的經濟效益,而對資源賦存的優美環境進行掠奪式、破壞式的開發。紅色資源本身的遺存有不少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如標語、口號、故事等,也有很多是散落在民間,如重大事件、會址的發生地很多是民房,因此,對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要有特殊的保護標準,更要研究探索多種保護形式。

2.做好全省革命遺址普查後的保護和汗發利用工作

根據中央黨史研究室的安排,正在開展對全國各地的革命遺址的普查工作。陝西革命遺址的普査工作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負責進行,普查的革命遺址主要指重要的革命曆史文化遺址,包括黨的重要機構舊址,重要黨史人物的故居、舊居、活動地,重要事件、重大戰役戰鬥遺址,具有重要影響的革命烈士事跡發生地或墓地,能夠反映重要曆史活動、進程、思想、文化的各種遺跡等。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近年來興建的各類紀念館、展覽館中涉及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紀念設施也屬普查範圍。

各級黨委和政府對革命文物的搶救維修和保護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集中資金、保證重點、講求效益。特別是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具有較大政治影響和曆史價值的,或由於年久失修已瀕臨毀壞的重要革命舊址、革命紀念建築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築,要作為重點加以搶救保護。對財政比較困難的老少邊窮地區的重點革命舊址、革命紀念建築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的搶救維修,要在經費安排上給予傾斜。要加強革命文物保護、維修經費的管理,做好重點項目的審計監督,確保專款專用。要明確地方政府和革命文物使用單位對革命舊址、革命紀念建築和革命烈士紀念建築負有保護和維修的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以切實可行的方式加強指導和監督,使其真正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使用。

3.建立健全政府保護與社會保護相結合的保護體製

紅色文物的保護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涉及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人民生活、旅遊、教育等方方麵麵,加上其產權、管理權和開發權分屬於不同的職能部門,隻有以政府為主導、以法律的強製力為後盾,才能協調好各方麵的複雜關係。同時,由於紅色文化資源的分布較為零散,有的位於非常偏僻的荒郊野外,而政府的人力、物力、財力又很有限,這就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參與紅色文物的保護。要妥善解決紅色文物保護與當地經濟建設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矛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保護紅色文物的積極性、主動性,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各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參與紅色文物保護工作,建立健全國家保護與社會保護相結合的紅色文物保護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