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的資源:陝南蘇區紅色文化資源(4)(1 / 2)

(3)山陽縣袁家溝口鄂陝邊區蘇維埃政府在鄂豫陝省委的領導下,1935年2月17日,山陽縣小河口鎮的袁家溝口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全區先後建立了14個鄉和60多個村蘇維埃政府,人口8萬多人,土地15萬多畝。1935年4月上旬,在袁家溝口成立了鄂陝邊區蘇維埃政府,統一領導鄂陝邊區的各級蘇維埃政府。原袁家溝口區蘇維埃政府主席程家盛任主席,副主席阮英豪,機關駐地設在袁家溝街道“豐源”商號裏。中共鄂豫陝省委給鄂陝邊區蘇維埃政府頒發刻有“鄂陝邊區蘇維埃政府”銅製印章一枚。(4)旬陽縣潘家河區蘇維埃政府1935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首次到達旬陽縣潘家河、雙河口、小河口街一帶,開展武裝鬥爭。中共鄂陝特委領導的遊擊總司令部所轄的第五路、第六路遊擊師在旬陽縣東區、北區一帶進行革命活第六章陝西紅色文化軟實力的資源:陝南蘇區紅色文化資源動。在國民黨統治比較薄弱的漢江以北地區,紅軍經過廣泛發動群眾,建立了潘家河區蘇維埃政府。轄小河口鄉、卷棚鄉、潘家鄉、三岔河鄉、雙焦鄉、五龍溝鄉、洛河鄉、水泉坪鄉、桐木鄉、茅坪鄉、水泉坪鄉等11個鄉蘇維埃政府。

(5)柞水紅岩寺鎮五星縣蘇維埃政府1935年4月中旬,中共鄂豫陝省委在鎮安、柞水、山陽、商縣、藍田等5個縣交界處的柞水縣紅岩寺街成立了五星縣蘇維埃政府,轄袁家溝口、紅岩寺、葛牌鎮3個區、29個鄉蘇維埃政府,受鄂陝邊區蘇維埃政府領導。縣蘇維埃政府及以下各級蘇維埃政府都建立了農民土地委員會、婦女會、抗捐軍等,縣委和縣蘇維埃政府在全縣範圍內廣泛宣傳鄂豫陝省委頒發的《關於商業政策問題》布告的精神、分配土地的政策和方法,以及紅軍對待白軍士兵的政策等,在紅岩寺區將地主的土地分給了無地少地的貧苦農民。

(6》龍駒寨區蘇維埃政府1935年5月上旬,中共鄂豫陝省委率紅二十五軍在丹鳳龍駒寨整訓期間,發動群眾,建立了龍駒寨區蘇維埃政府,推選趙雙印為主席,詹有道、鮑金花(女)、張和、劉尾巴、餘裁縫、屈六娃(木匠)、黃永長(木匠)、宋啟文(鐵匠)、張鐵匠、梅理發師等10餘人為委員。蘇維埃政府下轄的赤衛隊武裝,約數十人,趙雙印兼赤衛隊隊長。龍駒寨區蘇維埃政府下轄的百頃灣鄉蘇維埃政府,劉保安為主席,王林周等為委員。

(7)劉家花屋區蘇維埃政府1935年5月18日,中共豫陝特委在商南清油河鎮兩岔河村劉家花屋召開群眾大會,宣傳建立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的重大意義,號召群眾推選蘇維埃幹部,建立蘇維埃政府。5月19日,經群眾選舉,劉家花屋區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隸屬中共豫陝特委領導。劉家花屋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後,機關無固定住址,下轄沙坪、祝家店兩個鄉蘇維埃政府,其轄區以今商南縣兩岔河為中心,西起丹鳳桃坪,東到商南富水、鬆樹溝一帶,北起河南盧氏縣的毛河、胭脂河,南至試馬寨,麵積約千餘平方公裏,人口1.4萬多。同年7月,紅二十五軍主動轉移。8月,劉家花屋蘇區遭敵殘酷“清剿”,先後被殺害的幹部、群眾達28人之多,區、鄉蘇維埃政府隨之解體。

(8)中共鄂豫陝特委和紅七十四師建立的菩薩店區蘇維埃政權中共鄂豫陝特委在領導紅七十四師同敵人鬥爭的過程中,十分重視根據地的政權建設。1935年10月下旬,紅七十四師來到鎮安、柞水、寧陝三縣交界的菩薩店地區,發動群眾打土豪,除劣紳,創建了菩薩店區蘇維埃政府。寧陝六裏溝人胡德清任區蘇維埃政府主席,寧陝反陽坡人陳少堂任副主席,鎮安鴛鴦池人陳光玲任婦女主席。區蘇維埃建立了鄉農民協會和鄉蘇維埃政府,並且建立了遊擊隊。1935年底,鄭位三、陳先瑞率部在寧陝猴子坪休整期間,建立了豐富、沙洛兩個鄉蘇維埃政府。菩薩店區蘇維埃政權是中共鄂豫陝特委成立以來建立的唯一的區級政權,在紅二十五軍實行戰略轉移後,革命處於低潮之時,它有力地推動了鄂豫陝根據地西南部地區革命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