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套用省行資金的方式很多,花樣翻新,抗戰時期轟動全川的美金公債大舞弊案,就是他用巧取豪奪的手段,將公債一百數十萬美元,絕大部分囊括為已有。結果是重慶有人揭發,省議會也提出要查辦。潘昌猶見事情要敗露,隻得四處送紅包,吐出1000兩黃金,才換回貪汙證據。僅當時的重慶市警察局長唐毅,就分得黃金250兩。潘二在成都花了不少錢仍然擱不平,最後由潘大出麵,以川黔湘鄂綏靖公署軍餉不足的借口,將此項公債金額作為補助以此上報財政部。行政院副院長兼財政部長孔祥熙與潘文華有八拜之交,大筆一揮就報銷了。
因有潘大與孔祥熙的關係,潘二也成為“四大家族”門下的一員,幫助孔氏搜刮民財有功,財政部這才放了他一馬,使得哄動一時的陪都大貪汙案如此解決了結。
潘二又被人稱為“實業家”,他利用銀行投資興辦實業,據統計有 125家,就在 1949年轉讓或股本賣出後剩下的 72家中,由潘二任董事長的有 15家,任常董的有 3家,任總經理的有 2家,任董事的有 30餘家。他當董事長是公司的實際負責人,常董也是他說了算,如自來水公司,他一兩天必到一次。又如允豐正酒業公司,他本為董事長,為拉孔祥熙,把孔的親信作過財政部司長的牟幼平推為董事長,他自任董事,這就使他在孔祥熙處暢通無阻。抗戰勝利後,潘二向上海發展,但由於蔣介石挑起內戰,他感覺敏銳,從 1947― 1949年三年內,不斷有計劃的將資金外移。開始十分隱蔽,移至上海法幣 10425億元,相繼又在漢口、南京、廣州等地設分行。遼沈、平津、淮海戰役後,他抽資走港,移往國外更為迫切,並把兒子潘清堯和兒媳何崗陵(川省建設廳長何北衡之女)送往美國讀書。潘子去時,把他多年移至香港的外彙全部帶至美國。
潘二回重慶後,一麵賤價出賣田產、房產,一麵把他 72家公司的資金抽走。這些公司是靠重行投資的,以投機倒把,囤積居奇而獲利甚豐的。大型的有自來水公司、水泥廠、鹽號、紗廠、酒業,都是潘家實力派支持下的實業。所以,人們吹捧他是“金融界第一大亨,實業巨子”。這些實業包括銀行被他抽成空殼,連職工工資都發不出。上海解放後,潘二攜其所有金銀珠寶逃往廣州,被重慶銀行的高級職 員發覺,以副總經理為首,群起反對,潘二才不得不由香港發回港幣 40多萬元來補空,暫時擱平。
1942年夏,重慶還發生過“十行莊本票案”。本票是銀行發的代金券,可在市麵通用。重行的本票是“空頭”,兌不了現的。潘二以此維持了幾個要垮的企業。潘二全家已遷香港,在九龍太子道買房居住。他已不是“土財神”了,他的長衫大褂,葉子煙杆已經換上西服,抽 555牌香煙,喝咖啡了。他是個貨真價實的財神,隨著腰纏充實,政治地位也變了。起初是重慶市臨參會的參議員,後又成為僅有三分之一的代表陪都的中央特任“國民參政員”,繼而被遴選為中央“立法委員”,1947年又改選為代表重慶的 “立法委員”。在國民黨的政治舞台上,他已走上了頂峰。
在國民黨內,他是站在四川實力派上反蔣的。國民黨選舉總統時,關鍵是副總統選誰?蔣介石意屬孫科,反對派則要選李宗仁,潘二在南京不惜重金活動川康兩省代表,拉票與蔣介石對著幹。
1948年 3月 18日,洛陽解放,國民黨竟派飛機對洛陽進行轟炸,百姓死傷甚重。南京有 40多位立委,聯名抗議蔣介石,要求停止轟炸,潘二就是其中之一。成都解放前夕,劉文輝、潘文華在彭縣起義,潘二也是參與其事的。
這些都決定了潘二不能去台灣。1950年 1月 12日初潘再去香港,次年九月返回北京,他對形勢很敏感,1951年 3月初再去香港,從此一去不返。在港的六年並不安靜,一些成渝逃港的人,不管認識與否,皆以流落異鄉生活無著向其伸手。作為同鄉的“財神”又不得不應付,使他不勝其煩,於是乘巴西在港招商開發之機,去了巴西,算是移民。
潘二在巴西,天時、地利、人和全不沾,沒有後台,語言不通,漸次走上絕境。家人先後死了,擁有重金在美國的兒子對他置之不理,以致使這位重慶第一富流落異邦街頭,心力交瘁,貧病交加,最終在 80歲生日那天,倒斃在寒風凜冽的冷巷中。
一代呼風喚雨的金融寡頭,曾幾何時會料到竟如此淒涼的下場呢?惜乎?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