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的嚴冬,雖屬大洋氣候也是夠寒冷的。夜幕低垂的巴西首都一條小街上,風雪中蹣跚地走來一個老人,亂草似的滿頭銀發和糾結在一起的髭須把一張瘦削肮髒的臉擠得更窄,隻露出兩個沉陷的眼窩。他佝僂著身子蜷縮在一件破爛的厚呢大衣裏,左臂挽個竹籃,右手扶條竹仗,找一處避風的角落蹲下來,手提半瓶酒,兩個煮雞蛋,自言自語地咕噥著:“嘿,真沒想到我潘二會走到這一步,家敗人亡命,孑然一身,孤老無依,在異國他鄉淪為乞丐,嘿,嘿嘿。”這天正是1981年1月10日,潘二80大壽啊!一股寒風當頭灌來,他張開的嘴沒能閉上就一頭栽倒在地,酒瓶摔破,竹籃踢翻,僵住的臉上深陷的眼窩還留著淚痕。
潘二是三四十年代在成渝兩地的金融界紅極一時的億萬大亨,重慶市長潘文華(潘大)的同父異母二弟潘昌猶,人稱“重慶第一富”。這是個傳奇人物,他的一生默默無聞到走紅,紅得發紫,最後到流浪異邦淪為乞丐。
潘昌猶是川西仁壽縣文公鄉人。其父為佃農潘在田,先娶妻江氏生潘文華,江氏病歿而續娶張氏,生昌猶及再英。文華9歲由張氏撫養,未幾潘在田逝世,靠張氏給地主幹活養家糊口,生活艱苦。
潘文華是個孝子,1939年2月重慶建市,潘首任市長後,即將繼母張氏與兩弟遷來重慶。潘昌猶時已27歲,僅念過私塾,當過店員,精通算盤,不久與仁壽同鄉在重慶開了家中孚錢莊。潘大見二弟是個實幹家,很高興,便派其至市府管金庫並兼任獎券所所長。當時發行的公益獎券,以抽簽開獎賺市民錢財。
潘二從中吞食巨款,初嚐甜頭,便乘次年市政府開辟市區,修建公路之機,將原委托銀行辦理的房捐、營業稅、花捐、碼頭捐、娛樂捐、宴席捐等開征款項收回,由市府出麵開辦“市民銀行”辦理。銀行由市府秘書長石體元、市商會會長溫少鶴籌備,並內定石代表官方的董事長,商會派人當總經理。潘二通過乃母向潘大求此職,潘文華無奈,便對石體元說:“石秘書長,你政務繁忙,能否培養我兄弟去負責銀行?”石體元一點就通,又考慮到潘二在商界、銀行界毫無名氣,便建議由商會會長任董事長,潘二代表官方當總經理實際負責。雖多人不服,也沒辦法。股金為 50萬,官股(市政府)占1/5,商股占4/5;董事長溫少鶴(商會會長),董事有鹽商會長曾子唯、總商會常理趙資生、錢幫會長連式之、匹紗會長鄧子文,還有社會局長、財政局長等。手續辦好,南京的立案也批了下來。潘二當上了市民銀行執行董事兼總經理。他自知銀行的業務管理知識欠缺,為了彌補,除聘了幾個熟手為副理、襄理、協理外,還以培養銀行職工為名,辦了個“商人夜校”,請經濟教授、銀行專家講課,自己以學監(校長)為名,每晚必到,比學員聽課還認真。如此不僅培訓了一批班底,自己也充實了起來。
在謀士的幫助下,他利用官方的權利,由銀行印發 1角― 5角的輔幣券,以此代替銅圓,很受市民歡迎,稱為“市鈔”,發行到 130萬元。如此一筆巨大的營運資金,獲利極大。當時重慶還很封建,川軍裏大中小各級軍閥夫人太太,手中有錢就是不習慣上街去存銀行,潘二在市中心地區設“婦女儲蓄部”,用女職員宣傳存款有利息,專門接待女顧主,收效頗大。婦女存款具有號召力,為開社會新風氣之先,經過幾年僅此一無名小卒,躍上了重慶銀行公會會長及商會會長的寶座。他還乘市民銀行改組之機,在潘市長卸任前夕,收買了官股(實則幹股),另行注冊,改名為“重慶商業銀行”,官商全辦變成了商辦,進一步吞並商股,整個銀行基本變成他個人的銀行了,位列六大銀行之一,他也成了金融巨子。
劉湘於1938年元月病死於武漢,由於潘文華有條件的支持王纘緒當上四川省主席,條件是由潘二出任川省銀行總經理。省行不像市行,潘二雖掌大權,卻還有省主席王纘緒的軍需處長郭鬆年,女婿熊覺夢為副襄理,還有“甫係”掌管財政的劉航琛和“甫係”要人唐式遵也插手其間。肥水田大家有份,互相勾結,由於人事複雜,管理混亂,流弊叢生。後來,省行存款一些有權有勢的人卷入,曾一度增支。省行主要是依賴全省田賦,致使川省各縣農民負荷沉重,對此省議會議員提出了質詢。
潘昌猶利用職權,不斷套用省行大量資金,養肥了市行和他所經營的公司。1938年,他就任省行總經理不久,便把原市銀行投資的省水泥公司、市自來水公司30萬的股票轉移為省行投資,把市行呆滯的投資化活動資金。
根據賬冊記載,他在省行先後8年,以“活期存放同業”科目,市行得到了3000萬元,一步步地把公有財產變為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