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之謎
鬥轉星移,當流沙緩慢掩蓋塔裏木盆地的大部分土地時,諸多繁榮一時的西域國家,都已深埋於沙漠之中,樓蘭隻是其中之一罷了。人們不僅要問:一座繁華的城市,怎麼會突然間消失呢?古樓蘭人究竟遷居何處?他們的子孫後裔又在哪裏?……這其中有太多太多無法破解的謎。曆史學家和地理學家疑惑難解,對此展開種種推測。或強調氣候幹燥、“河道變幹”,或注重青藏高原隆起的地域作用,或突出人為的過度開發,或許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從大氣氣候而言,近5000年來,我國氣候出現了幹冷和暖濕頻頻交替的局麵。這種變化,無疑會影響塔裏木盆地和羅布泊地區;高山冰川融化變少,河流水量得不到充足補充,以至於河道變幹。而青藏高原的隆起,致使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很少到達這裏,也加劇了此地的幹旱狀況。當幹旱加劇之時,隨之而來的就是糧食供應的緊張和用水量的增加,農業自然環境的惡化在所難免。戰亂的持續,爭鬥的不止,使得通過樓蘭的絲綢之路逐步閉塞,樓蘭作為一個中轉站的存在受到威脅。魏晉駐軍的大量撤離,無形中加劇了城市的衰落。公元4世紀後,樓蘭古城漸漸衰落,當地居民從這塊土地上慢慢撤離,樓蘭漸漸成為一片無人區。昔日的樓蘭,已漸從文獻記載中消失,完全為人們所遺忘;而樓蘭古城,也為風沙所侵蝕蠶吞,湮滅無聞。剩下的,隻有幹涸的河床,枯死的胡楊林,危立的破壁,融合中西風格的絲織品……
這些沉落沙漠的神秘王國,千餘年來聽憑大自然的肆虐,早已麵目全非,無人問津。它湮滅於沙漠之中,無形間多了一重天然的防護,免受人為的侵害,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偶然的發現,使得樓蘭文明得以重現,但也使得樓蘭遭受人為的侵擾。今天,盜墓的猖獗,使樓蘭遺址再次遭受空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