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使太子家令沈約撰《宋書》①,擬立《袁粲②傳》,以審世祖。世祖曰:“袁粲自是宋家忠臣。”約又多載孝武、明帝諸鄙瀆事③,上④遣左右謂約曰:“孝武事跡不容頓⑤爾。我昔經事宋明帝,卿⑥思諱惡之義⑦。”於是多所省除。
《南齊書·王智深傳》
【注釋】
①“世祖”句:世祖,此指齊武帝蕭賾。太子家令。官名,太子屬官。沈約,南朝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其所撰《宋書》百卷,今存。
②袁粲:南朝宋人,初名湣孫,後改名。宋末蕭道成打算代宋,他擬起兵殺蕭道成,事泄被殺。
③“約又多載”句:孝武,宋孝武帝劉駿。明帝,宋明帝劉彧。鄙瀆事,醜惡之事。
④上:皇上。即齊武帝。
⑤頓:為難。
⑥卿:古時對人的尊稱。
⑦諱惡之義:故意把醜惡之事隱而不提。
【譯文】
世祖皇帝讓太子家令沈約修撰《宋書》,打算寫《袁粲傳》,專為此事請示世祖。世祖說:“袁粲可以肯定地說是宋家忠臣。”沈約又多多記載了宋孝武帝和明帝的醜惡之事,皇上派左右向沈約傳達說:“孝武帝的事跡嘛,就不為難改動了。宋明帝,我是經曆過、臣事過的,請您要考慮有哪些事不該記載,這是諱惡之義。”因此刪除了很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