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9章 韓滉官高而樸素(1 / 1)

唐代韓滉,字太衝,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他的父親韓休,是唐開元年間的宰相。唐代宗大曆年間(公元766—779年),韓滉官尚書右丞,以戶部侍郎判度支。他善於理財,朝廷倉庫得以充實。到德宗時,他擔任觀察使和節度使,貞元元年(公元785年)入朝為相。韓滉力主國家統一,曾參與平定藩鎮之亂。

韓滉多才多藝,善彈琴,又擅長書法和繪畫。其書法學唐代張旭,得其筆法;而其畫很有名,擅長畫田家風光及牛羊牲畜之類,《新唐書》稱與其族人韓滉齊名,有《五牛圖》等存世。但是,韓滉卻認為書、畫之類均是不急之務,不願意因為書畫而影響其政事,因此有意隱晦不求畫名。

韓滉身為宰相之子,自己又立朝為相多年,家世與本人地位都可說是非常顯赫。他卻從不以此自傲,生性節儉,生活極其樸素,隻一心撲在朝廷公事上。他的衣飾被褥之類,都是10年才換一次。從他開始做官一直到擔任宰相,前後有40年的時間,他乘的馬前後換了5匹,但馬身上所佩鞍韉之類用具,雖已十分破舊,仍然不肯換掉。

韓滉的宅第是祖上傳下來的,到韓滉為宰相時,已經十分破舊,隻能說是僅僅可以遮蔽風雨而已,而且宅第的堂前還沒有回廊。一次,韓滉去江南不在京中,他的弟弟韓洄便請來工匠,讓他們將宅第增修一個回廊。韓滉從江南回來,見到在修房子,當即就讓他們將增修的部分拆除。韓滉勸導弟弟韓洄說:“這房子是父親傳下來的,我們維護它還唯恐來不及。如果什麼地方要倒塌了,稍作些修理,這是可以的,怎麼能隨便增修回廊之類,改變了我們平時儉樸的好品德呢?”

韓滉盡管官高位重,平時卻清廉自守,從不為家中置產業。他自己從小就十分注意品德修養,平時所結交的,都是一些天下豪傑,所以年輕時名聲就很好。韓滉又很好學,對《易》及《春秋》等都很有研究,曾著有這方麵的文章不少篇。

《舊唐書·韓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