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每天至少做一件對他人有價值的事情,不要在乎是否有報酬。比如,幫同事查查資料,但不要期望同事會給你什麼回報。
(3)日清日畢,工作不留尾巴。每天安排的工作,必須當日完成,即使因特殊情況拖到第二天,也要在第二天裏擠時間完成,否則,你的工作越拖越多,既加大了工作量,又挫傷了積極完成任務的信心,長此下去,你將陷入被動工作的怪圈,你為培養自動自發主動工作所做的努力也會付之東流。
(4)每天告訴別人養成主動工作習慣的意義,至少告訴一個人以上。你若能堅持做到這一點,你就成了為“積極主動工作”信念布道的使者,你的心態必會得到一種“質”的改變,支持著你的行動向“積極主動”上轉變,相信你很快就會養成主動工作的習慣,自動自發的自我意識就像一粒種子一樣在你心裏紮根發芽,一旦有機會出現,你一定會牢牢抓住,並成就一番事業。
完美自己
在工作過程中,最好的執行者,都是自動自發的人,他們確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務。這種人的個人價值和自尊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來自他人。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憑著一時的衝動做事,也不是隻為了老板的稱讚,而是自動自發地、不斷地追求完美。
一位心理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來的個體差異,他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幹的工作。”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你在做什麼?”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閃爍著喜悅的神采:“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裏可以容納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再次接受上帝的愛,心中便常為這份工作獻上感恩。”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態度。
第一種工人,是完全無可救藥的人。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將不會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顧,甚至可能是生活的棄兒。
第二種工人,是沒有責任和榮譽感的人。對他們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勞的,他們抱著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肯定不是企業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賴的員工。
該用什麼語言讚美第三種工人呢?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抱怨和不耐煩的痕跡,相反,他們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他們充分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榮譽,同時,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帶給了他們足夠的榮譽。他們就是我們想要的那種員工,他們是最優秀的員工。
一家好的公司,也應該通過各種方式讓員工明白,他們不會因為完成了任務而得到老板的稱讚、拍肩膀。他們應該學會重要的一課:自我獎勵。公司應該提供各種環境和經驗,讓員工學習從良好的表現中獲得內心的滿足與成就感。也就是說,他們不是憑一時衝動做事,也不是隻為了老板的稱讚,而是自動自發地、不斷地追求完美。
第三種工人,完美地體現了工作的哲學:自動自發,自我獎勵,視工作為快樂。這樣的工作哲學,是每一個企業都樂於接受和推廣的。持有這種工作哲學的員工,就是每一個企業所追求和尋找的員工。他所在的企業、他的工作,也會給他最大的回報。
每一個進入大公司的員工,在他們的心中,都埋藏著一個當總裁的夢想。若非如此,他們就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同樣地,在企業裏也有許多這樣的優秀員工。他們是企業寶貴的財富。支柱型員工要做到以下幾點。
(1)不忘初衷而虛心學習。所謂初衷,就是企業的經營理念。隻有始終不忘企業經營理念的員工,才可能謙虛,才可能與同事齊心協力。也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使命,經常不忘初衷,又能謙虛學習的人,才是企業最需要的員工。
(2)有責任意識。這就是說,處在某一職位、某一崗位的幹部或員工,能自覺地意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責任。有了自覺的責任意識之後,才會產生積極、圓滿的工作效果。沒有責任意識或不能承擔責任的員工,不可能成為優秀的員工。
(3)自動自發、沒有任何借口。具有積極思想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獲得成功。那些消極、被動地對待工作,在工作中尋找種種借口的員工,是不會受到企業歡迎的。
(4)愛護企業,和企業成為一體。除了睡覺,每個人有大半的時間在企業中度過,企業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優秀的員工,都具有企業意識,能和企業甘苦與共。
(5)不自私而能為團體著想。應該明白,所有成績的取得,都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隻有把個人的實力充分地與團隊形成合力,才具有價值和意義。團隊精神是西點軍校教給我的最重要的一種精神,在企業裏也同樣崇尚這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