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保安族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變化(1)(1 / 3)

保安族教育的發展變化

一、保安族教育的發展變化

新中國建立前,由於曆代統治階級實行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政策,加上自然條件嚴酷等原因,保安族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低下,教育發展落後。建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進行了民族識別,保安族才開始擁有了自己的民族教育。從保安族教育發展的曆史可以看出,保安族教育類型主要有四種:一是以個體或家庭為形式向受教育者進行的生產生活和社會規範的實踐教育;二是以經堂教育為主要形式的伊斯蘭教教育;三是以學校教育為主要形式的近現代普通教育;四是多種形式並存的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教育。

保安族是一個重視教育的民族。但在建國前,保安族的教育主要是以家庭教育和經堂教育為主,學校教育極不發達。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保安族聚集地大河家和劉集兩地分別創辦了親仁義學和修仁義學,是保安族學校教育的開始。1928年,國民政府又在保安族聚集地建立了劉集第五初級小學、大河家第七初級小學、甘梅第八初級小學和劉集第二高級小學,但規模極小,每校隻有教師一人,共有在校生247人。1940年魁峰小學增設“魁峰女子小學”,有學生34名,保安族始有女子人學讀書。1943年魁峰小學又增設三年製初中班,後改為“私立魁峰中學”,保安族始有中學生。1949年建國前夕,保安族地區各類學校共有保安族小學生93人,中學生8人。

建國後,黨和政府十分關心保安族的文化教育事業,對建國前保安族地區的各中小學進行了接管和整頓,繼之撥款恢複。新建和擴建了保安族學校,重點扶持了甘梅小學、高李小學。擴建校舍,增添教學儀器,配備保安族教師,並在甘梅小學附設初中班,對家庭生活困難的保安族學生免費發給書、文具等,對家庭特別困難的學生由政府發給助學金。1957年,保安族小學已發展到3所,在校的保安族學生人數增加到340多人。1958年,在3所小學的基礎上,又建立了5所民校,共有教員18人,其中保安族教員6人。到1958年底,各族學生已達1283人,其中保安族學生664人,相當於建國前夕保安族學生的11倍。與此同時,黨和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甘梅小學的領導,配備了10名教員,其中保安族3人,學生增加到380人,其中保安族學生284人。1965年,保安族地區有小學4所,小學在校生440人,初級中學一所,小學附設初中班1個。“文革”期間,保安族教育和全國一樣,受到極“左”思想的幹擾,教育事業遇到很大的挫折。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保安族的教育事業在改革開放中得到更加全麵的發展。1979年10月,經省、州教育部門批準,在原魁峰中學舊址投資進行改進擴建,成立了全日製“保安民族中學”,這是全省惟一一所為保安族開設的民族中學,先後投資達300餘萬元,新建了教學大樓、學生宿舍、食堂、閱覽室、儀器室、電教室等,成為臨夏回族自治州教學條件最好的學校之一,並被列為州重點中學。學校現在共設17個教學班,654名學生,女生205人,其中初中11個班488人,高中6個班166人。少數民族學生559人(女生161人),占學生總數的85%,其中保安族學生163人,占少數民族學生的29%,在校住宿的學生287人。學校有教職工72人,其中女職工17人,專任教師50人。有本科學曆的8人,專科學曆的30人,中學一級教師4人,二級教師38人,學曆達標率為58%,其中高中教師學曆達標率為41%,初中為75%。教師中有保安族教師2名,一名為本科,一名為專科。保安族中學的學生來源主要是大河家鎮、四堡子鄉、劉集鄉、石原鄉,學校輻射周圍人口約4.6767萬人,保安族學生主要來自大墩、梅坡、甘河灘及劉集高李村一部分。同期,又將大河家甘梅小學附設的初中班並人“保安族中學”,集中力量辦好小學,加強劉集中學(獨立初中)建設,使學校結構與布局相對合理。劉集中學是一所保安族學生比較集中的學校,在師資配備、教學條件改善,特別是學生食宿條件的改善等方麵得到加強,滿足了多數保安族學生的食宿需要。在小學建設方麵,將招收保安族學生為主的甘梅小學、高李小學列為縣重點小學,同時又在大河家、劉集兩鄉投資興建了3所小學,小學開辦高年級寄宿製班,有效地提高了小學教育質量,也吸引了更多的保安族適齡兒童入學。大河家鎮甘梅小學有6個教學班。有學生396人,女生193人,學前班68人,少數民族(大部分是保安族)兒童入學率為94.58%,女童入學率為91.09%。有教師12名,學曆達標率為100%。高李保安族春蕾小學現有在校生351人,女生144人,其中保安族學生289人,女生111人,入學率為98%;女生入學率為96.5%,輟學率為0.7%,雙科考試合格率為73%;有教學班6個,專任教師9人,其中有保安族教師4人,女教師3人。除此之外,自治縣內的其他中小學也有不少保安族學生就讀。保安族中學麵向全縣統考招生,並以招收少數民族為主,使每年的少數民族學生比例均占到80%以上,該校在校生最多時達600餘人,其中保安族學生占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