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新軍閥蔣桂馮閻四派,在北京天津沒有打下以前,有一個對張作霖的臨時的團結。北京天津打下以後,這個團結立即解散,變為四派內部激烈鬥爭的局麵,蔣桂兩派且在醞釀戰爭中。中國內部各派軍閥的矛盾和鬥爭,反映著帝國主義各國的矛盾和鬥爭。故隻要各國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狀況存在,各派軍閥就無論如何不能妥協,所有妥協都是暫時的。今天的暫時的妥協,即醞釀著明天的更大的戰爭。
毛澤東同誌的這個預言,不久便被證實了。1929年2月,蔣、桂為了爭奪湖南地盤展開激烈的爭鬥,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結成反蔣聯盟,結果桂係失敗,李、白回桂盤踞。同年8月爆發了蔣和閻、馮的戰爭;1930年5月又爆發了二次蔣閻馮大規模的中原大戰。此外還有各小軍閥的混戰,如雲南的唐(繼堯)龍(雲)之戰,貴州的王(家烈)毛(光翔)之戰,四川的二劉(劉文輝、劉湘)之戰,山東的韓(複榘)劉(珍年)之戰。這些軍閥戰爭,據估計共戰死50萬人,老百姓遭受的無數浩劫還不在內。
這些戰爭都是蔣介石得到了勝利,其原因是由於他那一派挾持著偽中央政府的名義和國民黨的旗幟,能取得帝國主義的更大量的援助,又有上海江浙財閥的支持。
但是這些軍閥戰爭,使各派軍閥相互削弱,客觀上正有利於革命的發展。正如毛澤東同誌指出的:“軍閥間的分裂和戰爭,削弱了白色政權的統治勢力。因此,小地方紅色政權得以乘時產生出來。”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
正當國民黨中國,在帝國主義策動下,大打軍閥內戰的時候,中國人民真正自己的國家——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毛澤東同誌領導下,在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當時國民黨中國的情形是這樣的:一方麵是軍閥的混戰,另一方麵是在蔣介石等軍閥的戰爭與掠奪下,人民遭受到空前的災難與浩劫。工人在大革命時代爭來的權利被一概剝奪了,上海紗廠、絲廠、印刷廠的工人,每天工作時間由10小時增加到12小時,甚至14小時;紗廠由每人管理一兩部機器,增加到管三四部,工資卻減少了1/3,失業的工人日益增多。所以在1929年,工人運動又活躍起來,隻五一節上海就有五萬工人參加罷工。農民呢?也不得不在啼饑號寒中過日子。這是因為地主任意加租與拘禁,使農民收入更加減少了,國民黨的苛捐雜稅也巧立名目,越加越多。小資產階級、自由職業者則因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破產而到處失職、失業、失學、困苦顛沛。1929年甘肅、陝西、河南的大旱災,真是赤地千裏,饑民3400萬,數千萬救災公債,被國民黨官僚中飽與充作了戰費,用到人民身上很少,凍死、餓死的災民沒有法子統計。與此情形相對照的是工人、農民、貧苦知識分子的真正自己的革命政權——蘇維埃(工農兵代表會議政權)生長與壯大起來,爭取中國人民幸福的幹淨土地,使中國的革命力量有了自己的根據地。
1931年11月7日,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
即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編者注
在江西瑞金召開了。當時正是反蔣介石第三次“圍剿”勝利之後,蘇區更加擴大,擁有三百餘縣,幾千萬人口。到會代表610人,其中90%是工農代表。在大會上通過了憲法草案、土地法、勞動法、經濟政策等重要決議,並選舉了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項英、張國燾、劉少奇、任弼時、瞿秋白、王稼祥、陳紹禹、彭德懷、賀龍、林彪、關向應、鄧子恢、方誌敏等64人,現在的說法為63人。
——編者注
為中央執行委員。12月1日應為11月27日。
——編者注
……正式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選舉毛澤東同誌為主席,項英同誌為副主席,朱德同誌為紅軍總司令。人民自己的祖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由此正式創立。政府各部之組織是:
軍事人民委員:朱德
財政人民委員:鄧子恢
教育人民委員:瞿秋白
司法人民委員:張國燾
勞動人民委員:項英(兼)
土地人民委員:張鼎丞
內務人民委員:周一粟
勞動監查委員:何叔衡
國家政治保衛局長:鄧發
這個政權是中國曆史真正的廣大工農群眾的民主政權,與人民結合的而又為人民服務的政權,是立法司法行政統一的政權。這個政權與蔣介石的帝國主義卵翼下的封建買辦反革命的南京政權是尖銳對立的。這個政權對外是反對帝國主義,特別當時就是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對內是反對封建勢力的,這個政權所到之處,都改革了封建的半封建的土地製度,實現了“耕者有其田”;打倒了豪紳的統治,建立了勞動人民的真正民主。它改善了工人的生活,保障了正當商販的利益,十年國內戰爭,就是這個革命政權與國民黨反革命政權的鬥爭。這個政權的建立,大大鼓舞了全國革命人民的信心,推動了全國革命的高潮的到來。
1934年1月22日,又在瑞金召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這時正是紅軍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第四次“圍剿”,獲得偉大勝利的時候。到會代表821人,來賓1500人。大會開了五天,毛澤東同誌作了工作總結報告,總結過去四年英勇奮鬥的經驗,介紹了蘇區人民生活改善的狀況,指出,農民的生活已大大的改善,例如在1932年,閩贛區的收成,超過這些地方革命前收成的15%,在1933年,則超過25%,一般地說,全區農民的收成,一年之內增加了20%。現在農民的生活比較國民黨時代是至少改良了一倍。農民的大多數,過去有許多時候吃不飽飯,困難的時候有些竟要吃樹皮,吃糠秕,現在則一般不但沒有饑餓的事,而且生活一年比一年豐足了。過去大多數農民每年很少吃肉的時候,現在吃肉的時候多起來了。過去大多數農民衣服著得很爛,現在一般改良,有些好一倍,有些竟好了兩倍。哪一種生活,哪一種政權,是農民群眾願意的呢?讓一切國民黨地區的農民群眾自己去答複這個問題吧!毛澤東同誌在報告中並提出紅軍堅決抗日的主張,決定直接出兵抗日。不久紅軍即開始長征到陝甘寧邊區,走上抗日的最前線。
蘇維埃政府的各種政策
蘇維埃政府實行了下列的各種基本政策:(1)關於民主製度:一切過去被壓迫、被剝削的民眾,男女一律平等享有無限製的民主權利。市與鄉蘇維埃由勞動人民直接選舉,建立真正群眾性的廉潔政府。切實保證群眾在革命中所得到的一切權利,並利用一切革命武裝與革命法庭鎮壓一切反革命的活動;剝奪一切帝國主義及剝削階級之特權。(2)關於土地政策:以依靠雇農、貧農、聯合中農、限製富農,與消減地主階級的土地革命路線,徹底地消減地主經濟和封建剝削製度。無代價地沒收一切地主的全部土地財產,沒收富農的多田,分給無地和少地的農民、士兵和農村手藝工人;無條件地廢除高利貸,取消苛捐雜稅。但蘇維埃後期,有部分“左”傾同誌錯誤地主張實行“地主不分地,富農分壞地”,後來由毛澤東同誌糾正了。(3)關於勞動政策:實行八小時工作製、訂立勞動合同,增加工資,失業救濟與社會保險,改善青工、女工和學徒的待遇,組織職工會。當時部分同誌有過分地片麵地強調工人眼前利益的錯誤,後來也糾正了。(4)關於財政經濟政策:實行統一累進稅,取消一切苛捐雜稅(國民黨區苛雜名目共有1756種),發展國民經濟,有計劃地調節、扶助、獎勵農、工生產事業和私人經濟,組織對外貿易,擴大合作社運動;蘇維埃曾有部分“左”傾同誌犯過侵犯工商業的錯誤,也由毛澤東同誌糾正了。(5)關於文化教育政策:實行免費教育,推行識字運動和社會教育,並創立各種幹部學校及高級研究機關。(6)關於紅軍建設,以至扶助少數民族等均有正確的政策。
蘇維埃政府建軍建國的精神,和這些具體政策實行的結果,實質上是真正繼承了大革命的傳統精神。各地蘇區建設突飛猛進的過程中,數千萬蘇區人民,過著從來未有的無民族壓迫、無封建剝削、民主自由、幸福愉快的生活,與黑暗的南京政府統治下的廣大地區相比較,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