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1 / 3)

第一節 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中與戰爭結束初期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中國人民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第一次

帝國主義世界大戰中與戰爭結束初期中國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1914年到1918年帝國主義列強爆發世界大戰。英、美、法、俄、德、意等帝國主義,都忙著生產軍火,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市場上日本貨雖乘機增加,西洋貨卻大大減少了。於是中國的民族工業獲得了發展的機會。

在大戰時期和戰後幾年中間,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民族資本主義經濟,主要是輕工業。紡織工業在1915年(民國四年)有22個廠,到1922年(民國十一年)增加到64個廠。麵粉工業,在歐戰爆發後,中國由麵粉輸入國一躍而為輸出國。絲業的數目也頗有增加。其他像火柴業、水泥業等等也都有些發展,此外銀行事業在歐戰之後也開始發達。在辛亥革命時,中國的銀行隻有六七家,到1923年(民國十二年),就有100多家了。雖然其中有許多是官僚買辦資本家開的,但民族資本的銀行業,確也有相當發展。重工業方麵,煤鐵生產也略有發展。

總之,中國的民族工業,在這一時期,雖然還遭遇到美日帝國主義乘機侵略的壓力,雖然還受著軍閥混戰的損害,但終因西歐各帝國義無暇東顧,就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若幹新的發展。

中國人民的新覺醒——新文化運動的發展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就更加明顯與增強了新的階級關係和新的階級要求。

首先是中國無產階級隊伍壯大起來了。據統計,那時產業工人大約有300萬之多。上海、天津、青島、漢口等產業中心,每地集中工人差不多都在十萬以上,這些地方是無產階級的大本營。他們受到民族的、階級的、封建的三重壓迫,要求民族解放民主革命最徹底。在這個基礎上,出現了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與同情無產階級的革命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他們代表中國人民的新覺醒,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角。

同時,自由資產階級的力量也增強了。他們為了使自己的工業自立起來,為了統一的市場,也希望排除外國資本的操縱,消除軍閥的混亂,因而也在某種程度內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改革。在這個基礎上,一些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也出來參加新文化運動。

早在1915年、1916年(民國四、五年),代表中國人民的新自覺的新文化、新啟蒙運動,就以北京《新青年》雜誌為大本營逐漸發展起來。中國最早的共產主義者李大釗,在他著名的《青春》篇中,首先號召拋棄腐朽的中國,要求“中國的再生”,號召中國青年和黑暗相搏戰。其他如革命文學家魯迅、《新青年》主編陳獨秀、反封建戰士吳虞等,也都寫文章、辦報紙,反對吃人的舊禮教,反對迷信,反對武斷,提倡民主與科學,即所謂德(德謨克拉西)賽(賽因斯)二先生。為了普及這種新文化,他們又反對古文,提倡白話文,主張文學革命、“平民文學”。此外,當時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代表胡適、錢玄同等,也提倡白話文,主張“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話怎樣說,就怎樣寫”。

在新的物質力量的基礎上,出現了中國人民新的愛國意識——新文化運動。而這種新的文化活動,又反過來大大促進了中國人民新的愛國意識。這種群眾的愛國意識,到了相當的時機,就變成了驚天動地的愛國的政治行動——這就是五四愛國運動。正如毛澤東同誌說:“至於新文化,則是在觀念形態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經濟的東西,是替新政治新經濟服務的。”

第二節 十月革命與世界革命運動對中國覺醒的影響中國革命成了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

1917年(民國六年)11月(俄曆十月),俄國爆發了震動世界的偉大社會主義革命,無產階級摧毀了地主資本家的統治,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府立即向中國發表宣言,聲明“凡以前俄羅斯帝國政府時代所取得特權,都交還給中國,不受何種報酬”,並主張援助中國獨立解放運動。

列寧、斯大林黨的民族政策,給予中國人民的影響異常巨大。天津、北京的一部分工人和學生,更自動組織起來,宣傳十月革命的勝利。有些講社會主義思想的書籍,也漸漸被介紹到中國來。俄國革命的勝利,啟示了中國解放的道路。正像毛澤東同誌所說:“五四運動是在當時世界革命號召之下,是在俄國革命號召之下,是在列寧號召之下發生的。”(《新民主主義論》)。

世界革命運動的推動

俄國十月革命後,全世界掀起了革命高潮,卷入到“革命與戰爭”中。在1918年、1919年(民國七、八年)間,德國、意大利、芬蘭、匈牙利和日本不斷爆發革命與暴動。在殖民地方麵,則有土耳其的民族資產階級革命,印度、埃及的民族獨立運動和朝鮮的暴動等。

世界革命運動的高漲,如毛澤東同誌所指出,使得當時中國的革命知識階級,發生了中國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推動了五四運動的來臨。

中國革命成了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在上述世界革命運動的新形勢下,中國革命已成為新的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了。毛澤東同誌在其《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有兩種世界革命,第一種是屬於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範疇的世界革命。這種世界革命的時期早已過去了,還在一九一四年第一次帝國主義世界大戰爆發之時,尤其是在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之時,就告終結了。從此以後,開始了第二種世界革命,即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的世界革命。這種革命,以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為主力軍,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壓迫民族為同盟軍。不管被壓迫民族中間參加革命的階級、黨派或個人,是何種的階級、黨派或個人,又不管他們意識著這一點與否,他們主觀上了解了這一點與否,隻要他們反對帝國主義,他們的革命,就成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一部分,他們就成了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同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