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全國解放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1 / 3)

第一節 全麵內戰的爆發。中國共產黨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方針

全麵內戰的爆發1946年6月中旬,美蔣反動派認為全國內戰已經準備就緒。為了製造內戰借口,竟向中國共產黨提出五項荒謬條件,要求我軍退出:(1)隴海路以南的一切地區;(2)膠濟全線;(3)承德和承德以南的地區;(4)東北的大部分;(5)1946年6月7日以後解放軍在山東、山西兩省從偽軍手裏解放出來的一切地區。並聲明,中國共產黨如不退出上述地區,則國民黨政府不能考慮停戰問題。中國共產黨堅決拒絕了這些反革命的要求。國民黨反動派便在美帝國主義的大力支持和策動下,背信棄義地公開撕毀他們簽了字的《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以6月26日大舉圍攻中原解放區為起點,向解放區發動了全麵的進攻,解放區軍民奮起自衛。全麵內戰爆發了。

戰爭初期的形勢,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說是嚴重的。國民黨反動派在軍隊裝備和人力物力上,都遠遠超過了人民解放軍。他們擁有400多萬人的軍事力量,統治著3億以上人口的地區,占領著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接收了日本100萬侵華軍隊的全部裝備,並且有美國在軍事上、經濟上的大力援助。而人民解放軍當時隻有120萬人,解放區也隻有1億多一點的人口,而且缺乏現代工業和現代交通工具;解放區的大部分地方反動勢力還沒有肅清,土地改革還不普遍和不徹底,人民解放軍的後方還是不鞏固的。在這種情況下,美蔣反動派氣勢洶洶地妄想用反革命內戰壓倒中國人民。國民黨反動派不斷地狂妄叫囂,說在一年內、半年內甚至三個月內就可以消滅解放區和人民軍隊。從1946年7月到9月,國民黨軍隊先後向蘇皖解放區、山東解放區、晉冀魯豫解放區、晉綏解放區大舉進攻。10月,又對東北解放區再次發動進攻。

毛澤東論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了避開優勢敵人的打擊,曾主動放棄一些城市,以轉移兵力求得在運動中殲滅敵人。而國民黨統治集團卻因此興高采烈起來,認為這是他們的勝利和人民解放軍的失敗。他們瘋狂殘暴,凶焰高漲,得意忘形。1946年7月間,民主同盟領袖李公樸、民主教授聞一多,先後被國民黨特務暗殺。8月2日,國民黨飛機轟炸延安。8月27日國民黨軍隊侵占承德。9月19日侵占淮陰。10月11日侵占張家口市。在侵占張家口市的當天下午,蔣介石即下令召開他的所謂的“國民大會”。他認為他的統治從此可以安如泰山了。美帝國主義者也手舞足蹈,認為把中國變為美國殖民地的狂妄計劃,從此可以如願實現了。

天空中的暫時黑暗,曾經引起一些人的迷惘;暴風雨的來臨,曾經震動了不少的人們。一小撮曾經參加過和平民主運動的投機政客,如民主社會黨的張君勱之流,則迅速地投奔到反動陣營去了。一些好心的國內外朋友,也對處於劣勢的人民解放軍能否戰勝國民黨反動派抱著懷疑和憂慮。在國民黨統治區有不少人為敵人的表麵強大所迷惑,看不出敵人即將滅亡、人民即將勝利的實質,而產生一種悲觀情緒和畏懼心理。在革命陣營內部也有些人受了資產階級的影響,屈服於敵人的壓力,表現軟弱無能,不敢拿起武器進行革命戰爭。在這樣一個緊要時刻,敢不敢以革命戰爭反對反革命戰爭,這是關係到中國民族命運的大問題,是關係到中國人民在革命時機成熟的時候是否敢於奪取政權的大問題。

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向黨和人民明確地指出,蔣介石必須打敗,也一定能夠打敗。我們必須打敗蔣介石,是因為蔣介石發動的戰爭,是一個在美帝國主義指使下的反對中國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的戰爭。因此,如果我們表示軟弱,表示退讓,不敢堅決地起來以革命的戰爭反對反革命的戰爭,中國就要變成黑暗世界,我們民族的前途就要被斷送,我們就要被美蔣反動派所奴役。我們能夠打敗蔣介石,是因為“蔣介石雖有美國援助,但是人心不順,士氣不高,經濟困難。我們雖無外國援助,但是人心歸向,士氣高漲,經濟亦有辦法”《毛澤東選集》,1版,第4卷,1083頁。

黨中央和毛澤東在分析和指明了我必勝、蔣必敗的各種條件後,為了進一步堅定和鼓舞人民勝利的信心,又在理論上回答和解決了如何估計革命力量和反動力量、如何認識敵人和對待敵人的問題。1946年8月,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他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問題,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於反動派,而是屬於人民。”他根據豐富的曆史經驗指出,強大的俄國沙皇,不過是紙老虎,俄國革命一陣風就把它吹走了;希特勒、墨索裏尼和日本帝國主義等反動派的情況也是如此。他認為蔣介石和支持他的美國反動派也是紙老虎。他說,以軍隊的數量和裝備來看,我們暫時不如反動派,但是,“反動派總有一天要失敗,我們總有一天要勝利。這原因不是別的,就在於反動派代表反動,而我們代表進步”同上書,1091頁。毛澤東又提出,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無不具有兩重性一樣,也有兩重性。他們除了是假的紙的老虎外,又是真的鐵的老虎,他們會吃人的。因此,在戰略上、在全體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在每個局部上又要重視敵人,這兩方麵必須密切結合起來。

毛澤東關於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的思想,武裝和鼓舞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使他們把革命的膽略和革命的智慧結合起來,把敢於勝利的精神和巧妙細致的鬥爭藝術結合起來。因而這個思想,對於打倒敵人、爭取革命的勝利有著巨大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粉碎蔣介石進攻的方針全麵內戰爆發後,解放區軍民在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毛澤東思想的鼓舞下,信心百倍,堅決勇敢地迎擊了蔣介石反動派的軍事進攻。但是,處在敵強我弱、敵大我小的形勢下,如何以劣勢的兵力戰勝優勢的敵人,又擺在黨的麵前需要解決。1946年7月20日和9月16日,中共中央、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起草的《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集中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兩個指示,製定了一套完整的戰勝敵人的政治方針和軍事原則。

在政治方針方麵,為著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必須和人民群眾密切合作,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爭取的人。在農村中,應堅定地解決土地問題,緊緊依靠雇農、貧農,團結中農,區別對待其他階級、階層。在城市中,依靠工人階級,團結小資產階級和一切進步分子,爭取一切中間分子,孤立反動派。在國民黨軍隊中,應爭取一切可能反內戰的人們,孤立好戰分子。此外,在財政經濟上,要作持久打算,努力發展生產,節省人力物力,減輕人民負擔。總之,一切依靠自力更生。黨中央規定的這些方針,是為了放手發動群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一個空前偉大的人民大革命,用人民戰爭的辦法,消滅蔣介石反動派。

在軍事原則方麵,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9月16日發出了關於《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指示,根據敵我雙方力量的對比和政治、經濟各方麵的條件,提出我軍應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而不以保守或奪取城市為主要目標;為了殲滅敵人,應先打分散孤立之敵;每一戰役都集中超過敵人數倍的優勢兵力,四麵包圍敵人,不使漏網。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集中地體現了黨中央和毛澤東關於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的光輝思想。依靠這個方法,中國人民解放軍展開了粉碎蔣介石進攻的鬥爭。

第二節 人民解放軍粉碎國民黨的全麵進攻和重點進攻

國民黨軍隊對解放區全麵進攻的被粉碎在國民黨反動派軍隊侵入我各解放區的戰爭初期,人民解放軍認真地執行和貫徹了黨中央規定的正確的作戰原則,采取了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主動地放棄了一些城市和地方,誘敵深入,然後集中多於敵人數倍的絕對優勢兵力,選擇敵人薄弱或孤立部分,在運動中各個擊破,求得戰略形勢的根本轉變。

經過8個月(由1946年7月至1947年2月)的作戰,人民解放軍消滅了大量的敵人有生力量以後,就阻止了敵人的全麵進攻。

1946年6月底,在周恩來的部署下,由李先念、鄭位三等率領的中原人民解放軍作了戰略轉移,這樣既牽製了敵人的兵力,保證了東北人民解放軍的展開,又勝利地實現了中原突圍,宣告了蔣介石“圍殲”計劃的破產。同時,對其他解放區的自衛戰爭,也是一個有力的支援。

華東解放軍粟裕、譚震林等指揮的蘇北部隊,於7月13日堅決地迎擊敵人向蘇北的進攻,至8月27日,連續打了7個勝仗。雖然放棄了幾座空城,但卻殲滅敵人有生力量6個旅又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56300人。這個七戰七捷,說明了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方法是完全正確的。

在這種作戰方法指導下,各個戰略區一方麵主動作戰尋找各個殲敵機會,另一方麵又互相密切配合,以牽製敵人。

在劉伯承、鄧小平指揮下,為了配合中原、華東解放軍的作戰,於8月10日至22日,舉行了向開封至徐州段的隴海線出擊,殲敵1.6萬餘人。此役調動了進攻中原解放軍的敵人,減輕了中原解放軍的負擔。當敵人增援以後,晉冀魯豫解放軍又將敵人誘至魯西南的定陶地區加以包圍,經9月3日至7日的五天五夜激戰,將敵整編第三師及所屬兩個旅共17200人完全消滅,活捉該師師長趙錫田。此後,又於10月28日至31日,以遠距離的奔襲戰,全殲敵整編六十八師所屬一百一十九旅於鄄城。

晉冀魯豫解放軍太嶽部隊於7月至9月間,曾在晉南地區先後迎擊敵人,共殲敵1.8萬餘人。賀龍等領導的晉綏解放軍為配合晉南作戰,則於7月4日至8月11日,連續攻克晉北之朔縣、崞縣兩城,並控製忻縣以北至大同以南之同蒲路北段,殲敵8100人。

此外,在山東、晉察冀、東北各地區,解放軍各部均采取了集中兵力各個殲敵、各戰略區互相配合的作戰方法,嚴重地打擊了進攻的敵人,殲滅了敵人大批有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