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文史英華(10)(2 / 3)

塔塔統阿忠職守

塔塔統阿,畏兀①人也。性聰慧,善言論,深通本國文字。乃蠻大揚可汗尊之為傅②,掌其金印及錢穀。太祖③西征,乃蠻國亡,塔塔統阿懷印逃去,俄就擒。帝詰之曰:“大揚人民疆土,悉歸於我矣,汝負印何之?”對曰:“臣職也,將以死守,欲求故主授之耳。安也有他!”帝曰:“忠孝人也!”問是印何用,對曰:“出納錢穀,委任人材,一切事皆用之,以為信驗耳。”帝善之,命居左右。是後凡有製旨,始用印章,仍命掌之。帝曰:“汝深知本國文字乎?”塔塔統阿悉以所蘊對,稱旨,遂命教太子諸王以畏兀字書國言。

《元史·塔塔統阿傳》

【注釋】

①畏兀:元朝西北少數民族名,宋代稱高昌田鶻,元代稱畏兀兒。

②“乃蠻”句:乃蠻,十一二世紀蒙古高原西部操突厥語的部落。大揚,乃蠻部落首領名字。

③太祖:即元太祖成吉思汗。

【譯文】

塔塔統阿,畏兀兒人。他天性聰慧,能言善辯,並且精通本國文字。乃蠻部落大揚可汗尊他為師傅,並讓他執掌金印和錢糧。太祖征討西域,消滅了乃蠻國,塔塔統阿帶著金印逃亡,立刻就被抓住了。太祖質問他道:“大揚的百姓和土地,全都歸我所有了,你帶著印有什麼用?”塔塔統阿回答說:“這是作為臣子的職責,我要拚死遵守,隻是想不辜負當日主上委任時的信任。怎麼敢有其他的想法呢!”太祖稱讚說:“真是忠孝之人呀!”便問他這金印有什麼用處,塔塔統阿回答說:“出納錢糧,委任官員,一切事情都要用到它,這是辦事的信驗憑證。”太祖覺得很對,就命他隨侍左右。這之後凡是有定製和旨意,都開始用印章,依然命令塔塔統阿執掌。太祖說:“你深通你本國的文字嗎?”塔塔統阿就他所全部掌握的東西應對,非常符合太祖的旨意,太祖因此委任他教授皇太子和諸王畏兀兒文字和語言。

王玉汝力保嚴實地

戊戌①,以東平②地分封諸勳貴,裂而為十,各私其入,與有司無相關。玉汝③曰:“若是,則嚴公④事業存者無幾矣。”夜靜,哭於楚材⑤帳後。明日,召問其故,曰:“玉汝為嚴公之使,今嚴公之地分裂,而不能救止,無麵目還報,將死此荒寒之野,是以哭耳。”楚材惻然良久,使詣帝⑥前陳訴。玉汝進言曰:“嚴實以三十萬戶歸朝廷,崎嶇兵間,三棄其家室,卒無異誌,豈與他降者同。今裂其土地,析其人民,非所以旌有功也。”帝嘉玉汝忠款,且以其言為直,由是得不分。

《元史·王玉汝傳》

【注釋】

①戊戌:即戊戌日。

②東平:地名,即今山東東平。

③玉汝:即王玉汝,字君璋,元朝鄆人,由金入元,為忠義之士。

④嚴公:即嚴實,字武叔,元朝泰安長清人。

⑤楚材:即耶律楚材,字晉卿,遼帝後裔,為元朝開國功臣。

⑥帝:即元太宗窩闊台。

【譯文】

戊戌日,太宗窩闊台將東平之地分封給眾位功臣貴戚,土地分為10份,歸於各位的名下,並沒有同有關部門商議。王玉汝說:“倘若像這樣,那麼嚴實的家產還能剩下多少。”夜半人靜時,王玉汝在耶律楚材帳後哭泣。第二天,耶律楚材召見他,詢問他哭泣的緣由,他回答說:“我王玉汝是嚴公的特使,如今嚴公的土地被割裂,而不能製止,我沒有麵目回報嚴公,隻有死在這荒寒的郊野,因此哭泣呀。”耶律楚材深表同情,想了一會兒,他決定讓王玉汝到太宗麵前陳明這件事情。王玉汝諫議說:“嚴實帶領30萬戶人家歸附朝廷,艱難地轉戰南北,幾次拋妻別子,最終還是沒有異心,怎麼能同其他歸降的人一樣對待呢。如今割裂他的土地,分開他的百姓,這不是表彰有功之臣呀。”太宗讚賞王玉汝的忠貞,並因為他的直言,因此嚴實的土地沒有被分割。

義救趙王

九月①丁酉朔,詔授昔班帖木兒同知河東宣慰司②事,其妻剌八哈敦雲中郡夫人,子觀音奴贈同知大同路③事,仍旌表其門閭。先是,昔班帖木兒為趙王位下同知怯憐口④總管府事,其妻嚐保育趙王,及是部落滅裏叛,欲殺王,昔班帖木兒與妻謀,以其子觀音奴服王平日衣冠居王宮,夜半,夫妻衛趙王微服遁去。比賊至,遂殺觀音奴,趙王得免。事聞,故旌其忠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