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京劇《海港》編創演出的前前後後(1)(2 / 3)

1964年2月,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訪問阿爾巴尼亞和亞、非、拉13個國家歸來,途經上海,由陳丕顯、許世友、韓哲一等同誌陪同到黃浦劇場觀看了淮劇《海港的早晨》。看完戲後周總理與陳毅副總理一起高興地上台接見了全體演職人員,祝賀演出成功。周總理親切地說:“感謝你們演了這麼一個好戲。你們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出身很好,又在紅旗下長大的年輕的一代,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們的教育有問題啊!”他邊說邊扳著手指說:“在舞台上反映青年問題的戲有《年青的一代》、《社長的女兒》、《千萬不要忘記》等,說明當前教育青年的重要性。”

1964年7月22日,國家主席劉少奇和夫人王光美、副總理陳毅來上海視察工作,在全市局以上幹部大會上,劉少奇同誌熱情地說:“今天晚上,我請大家看一場好戲,就是淮劇《海港的早晨》。”當晚,劉少奇一行觀看了演出,肯定了這出戲的主題。

神秘的“客人”

正當上海淮劇團春風得意的時候,一個有著特殊身份的人物正在上海悄悄地活動。她就是江青。

她自稱有病,醫生要她多看戲以分散注意力、鍛煉視力。1964年年初到上海後,她連看了三遍淮劇《海港的早晨》,還看了滬劇《蘆蕩火種》、《紅燈記》及其他的一些戲。江青看過《海港的早晨》後,到碼頭去轉了一圈,向陪同她參觀的三區區主任高尚峰問了三個問題:一、《海港的早晨》在工人中的反應如何?二、劇中青年工人不安心碼頭工作的思想是否符合事實?三、玻璃纖維事件是否真有其事?高尚峰都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沒過多久,江青忽然向上海市委的負責同誌表示“想幫助上海搞幾個京劇現代戲”,其中之一是把淮劇《海港的早晨》改編成京劇。市委副書記、分管文教宣傳的石西民同誌接受了這個建議。當時為了保密起見,江青的名字一律以“客人”代稱。

1964年4月4日,李太成副局長召集何慢、郭炎生同誌,囑他們兩人把淮劇《海港的早晨》改編成京劇劇本。由何慢執筆,郭炎生校正劇本唱詞的音韻。

但是,京劇與淮劇畢竟是兩種藝術形式,比如淮劇唱詞容量較大,一口氣可以唱一二百句,京劇由於音樂唱腔及其他因素的關係,不可能有這樣大的容量。另外,盡管黨支部女書記金樹英、團支部書記洪鈴都很文靜,但畢竟是碼頭工人,有指揮突擊搶運“叱吒風雲”的一麵,如果以傳統的京劇花旦行當去表演,勢必會出現一些問題。特別是如何以京劇藝術的形式去表現當代工人的生活,這是一個必須深思熟慮並有待於實踐的難題。基於這些具體而現實的問題,石西民、李太成同誌決定派懂得戲曲、富有經驗、善於創造的話劇導演楊村彬同誌擔任京劇《海港的早晨》的導演,並安排曾經演過京劇現代戲《趙一曼》的童芷苓來演主角金樹英,熟悉麒派表演風格的小王桂卿演生產組長劉大江,銅錘演員趙文奎演老工人王德貴,青衣演員李炳淑演洪鈴,老生演員李永德演餘寶昌,老旦李多芬演餘母,碼頭工人全部由武戲演員擔任。由李俐同誌任劇組的黨支部書記。為了集中精力在較短時間內搞出本子,李太成同誌要何慢和郭炎生住在錦江飯店,暫時放下其他工作,專門從事寫作。

有一次,李太成同誌說,聽說“客人”要把這個戲的主題思想改成國際主義,寫出碼頭工人立足碼頭,胸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國際主義精神。對於這樣一個改換主題思想的意見,當時他們並沒有太介意,也更不可能清楚“客人”當時“要幫助上海搞幾個現代戲”的真意何在。他們以為,有這樣一位身份特殊的人來抓現代戲,總是好事,誰也沒想到戲外還有更要緊的“戲”。

京劇《海港早晨》彩排成功

1964年4月20日,何慢與郭炎生寫出了京劇本初稿,定名為《海港早晨》,4月25日開始投入排練。

導演楊村彬和演員們嚐試性地創造了以輪船的方向盤為象征,借助傳統戲曲中“浪裏飛舟”的表演程式,加以變化,表現“快艇”在浪裏飛馳的情景。

在舞台調度方麵,楊村彬也有許多當代人生活方麵的設想。如金樹英在暴風雨將臨的前夕,動員碼頭工人突擊搶運,舞台上碼頭工人們並不是像傳統京劇那樣,各路人馬八字分開,而是采用類似現代籃球場上兩隊球員討論戰術時站成兩個圓圈的隊形,聽取動員時十分肅靜;討論動員會時又議論風生。這樣改變了傳統京劇舞台方麵的固有格局,生動地展現了現代碼頭工人生龍活虎般的生活、工作場景。

何慢、郭炎生、楊村彬還共同創作了“追船”一場戲。這場戲具體描寫碼頭工人在裝運一船出國大米的過程中,有一包大米不慎跌破,在收拾時又把散落在地上的玻璃纖維一起裝進了米袋,而且匆忙間也來不及縫好。按照裝卸規定,不符合規格的散包是不許出口的,可是一個工作馬虎的工人卻把它裝上了船。等到生產組長劉大江發現這個問題,輪船已經駛離碼頭。劉大?為了維護中國碼頭工人裝卸質量的信譽,帶領洪鈴登上快艇,乘風破浪追趕已經啟航的貨輪。這時在岸上,青年工人餘寶昌看到劉大?、洪鈴為了維護國家信譽,不顧個人安危,對照自己的思想和行為,不禁感慨萬千。“正是人物感慨時,恰好書寫抒情詩”,編導在這裏專門為劉大?、洪鈴、餘寶昌寫下了一段段演敘感情的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