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會(二)(1 / 3)

5月20日

今天是大會開幕的日子。我原先以為,這次大會可以與眾多的學者、科學家見麵,交流,我會很開心。因為前來參加會議的都是心理研究、教育等科學領域裏的頂尖人物,常常發表著作和演講,他們講的話或著述內容也常被人引經據典。如今知道他們隻是凡夫俗子,並不比我強多少,不禁興味索然。

會議召開之前,工作人員引導我們通過氣派輝煌大廳前往會議舉行的禮堂。一路上我們得穿過一堆堆互相握手、點頭致意、麵露微笑的人群。何教授走在最前麵,一副誌得意滿的模樣,我和馬原則殿後。

進入大會議廳時,旁邊站立的人群趕緊讓出一條路讓我們通過。何教授向旁邊的記者和攝影人員招手示意,很有風度。很顯然,他事前已發出新聞稿,請新聞界的人過來。這些人都想獲得一個弱智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一躍變成天才的第一手資料。

會議進行的研究成果介紹中,有一些很出色,來自美國的一個團隊提出用刺激療法治療未知發病原因的癲癇,實驗證明頗有效果;另一支來自西安的學術隊伍,介紹了用一種全新的移位法進行風險較大的開顱手術,讓人感覺頗為精彩。剩下其他的演講都是些老生常談、照本宣科的一些學術論文,讓我昏昏欲睡。

當主持人宣布我們這一組上台的時候,場麵有了改觀,整個大廳的人似乎都振作了起來。掌聲中,我們一行三個人在熱烈的掌聲中被引到主席台上落座。很顯然,我們是今天大會的焦點。記者的閃光燈不停閃爍,無數根話筒架了上來,上麵標著中央電視台、東方衛視、BBC、NBC和其他一些我聽過或沒聽過的媒體圖案。

我感覺所有人都用一種難以置信和怪異的眼光盯著我。主持人在我們坐定後準備介紹我時,我甚至以為他會說:“女士們、先生們!下麵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一場科學界的奇跡,讓我們睜大眼睛,看看一個白癡是如何變成一個天才的……”

其實主持人的介紹詞是這樣的:“下麵的報告無需我再多做介紹。相信各位都聽過這項由國家神經實驗室的何偉教授和馬原博士進行的驚人實驗。各位應該早就風聞,迫不急待想要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現在,我就將麥克風交給何偉教授博士。”

何教授聽過主持人的讚譽介紹詞之後,優雅地向他點頭微笑致謝,神采飛揚。然後向馬原點了點頭,示意他播放視頻。

我以前完全不知道自己剛到研究所接受測驗時的過程全被錄下來了。視頻中,我站在何教授的桌子旁,一臉困惑無知的樣子,嘴巴張得大大的。馬原博士給我做測試時,我的表情變得很荒誕,眼睛睜得鬥大,然後露出看起來很愚笨的微笑。觀眾每看到視頻中出現這種情況時,就發出粗野的笑聲,幾乎貫穿整個會場。

我不斷告訴自己,這些人並不是好奇圍觀看熱鬧的路人,而是一群在這裏追求知識的科學家。他們發笑隻是因為看到視頻忍俊不住而已,並無惡意,我極力控製住自己的情緒。

視頻結束後,何教授站起來,開始發言。

“我身邊這位年輕人,李聰,從小罹患的是一種PKU症——苯柄酮酸性精神幼稚病,現在的醫學界對該病的發病原因並不明確,應該是一種不尋常的生物或基因方麵的異常狀態。他在胎兒階段時,可能受到自然幅射或離子化幅射影響,甚至遭到病毒的侵入;也就是說異化、不正常地產生了惡性生化反應,而新製造的氨基酸又和正常的酶起衝突,導致腦部受到破壞。”

何教授喝了一口台上的水,氣定神閑的繼續說他的長篇大論。

“遭到破壞的腦組織無法再生,有許多研究人員希望注入含有惡性酶的化學物質來逆轉過程,以改變擋住去路的分子結構。我們的研究所也就是這樣。不過,我們是先去除腦部受到破壞的部分,然後移植經過化學再生處理的腦細胞,讓它以超正常的速度產生腦蛋白質。今天我們欣喜的發現,該技術取得了實驗意義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