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研究生教育改革管見(3 / 3)

5.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體製

實行校長負責製以後,要探索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組織領導上的體係。在教和學方麵要引進競爭機製,形成自我提高、自我約束的動力和活力。要嚴格管理製度,特別要加強係一級的管理,由於各種原因該淘汰者一定要淘汰。要實行雙向選擇,實行學位論文的評等和抽查製。建立導師責任條例,規定導師要教書育人,對研究生全麵負責。研究生的黨團組織、研究生會和各種社團都要充分發揮作用,開展適合研究生特點、有益於研究生身心健康和能力培養活動。要有切實有效的獎懲製度,不使獎懲製度流於形式。學校在可能的條件下,用開展勤工助學、兼任教學科研助教、科技谘詢、科技補貼等辦法,增加研究生的收入,改善他們的生活待遇。

6.優化育人環境,改善育人條件

人才的培養要有良好的環境和一定的條件。學校要有優良的校風。浙江大學有竺可楨校長倡導的“求是”校風,數十年來一直熏陶著全校師生,現在還需要發揚光大。在學術上要有濃厚的學術空氣,經常舉行學術討論會,研究生在學習期間要作學術報告,這一點要有培養要求。鼓勵教師在校內組織召開國際、國內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每年一度的校慶要以學術活動為主要內容。

培養研究生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要把研究生經費使用好,幫助建設學習人數較多、覆蓋麵廣的教學實驗室。要做好重點學科的規劃,為了支持基礎學科,學校擬建立專用的基金。用世界銀行貸款建設重點實驗室必須全力建設好,使之成為培養研究生的基地。

7.搞好師資隊伍建設

培養研究生實行的是導師製。導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研究生培養質量。科學技術的發展需要精力充沛的中青年教師挑起重擔,必須遴選中青年優秀教師擔任學術帶頭人,優先晉升他們的職稱,並在國內外引進學有專長的中青年學者,特別注意引進既有紮實理論基礎,又有一定科研、生產和管理實踐經驗的優秀人才,以及聘任校外兼職導師。實踐已經證明,任一學科凡是有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並有一支較強的教師梯隊,這一學科必然生機勃勃,即使是老學科也能加以改造,跟上時代的潮流。這樣的學科,科研項目多,經費充足,培養的研究生也多,質量也好。

8.組織國內外學術交流

現在我們的設備條件、師資水平與國外發達的國家相比差距還很大,有必要廣泛建立國際合作關係,利用國外的優越條件聯合培養研究生。除了國家分配的名額外,學校要積極活動,主動爭取國外著名學校和大型企業的資助,根據學用一致、按需派遣的原則,選派一定數量的研究生出國學習。按照我國需要,認真培養,充分發揮中外雙方導師的作用,製定好中外聯合培養研究生的規範化程序,是搞好這一工作所必須做到的。我校與國外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已有多人取得卓越的成果。我們認為,即使今後我國的條件改善、水平提高了,國際間的合作交流也隻能加強,不能削弱。

國內合作的渠道更為廣闊,許多單位有著比學校優越得多的設備條件,有需要開發的研究項目。在與大中型企業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合作中,把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或技術開發融為一體,實行研究項目帶人才培養,或人才培養帶科研項目,是廠校聯合的基本模式。學校與科研單位聯合也很必要,兩者可以發揚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如我校與中國科學院已經簽署了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議,雙方正在積極行動之中。

9.要有國家的有力支持

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不可能封閉在學校內部進行,要受許多因素的製約,沒有國家的支持,再好的改革措施也難以付諸實施。學校要有辦學自主權。現在辦事如與文件不符,需要請示,有時即使合情合理的事也不一定能夠辦到,這就挫傷了教師和幹部的積極性。在改革中國家要放權,有關部門對學校應進行監督,並對改革的效果進行評估。此外,國家應增加對研究生教育的投資。10年以來,研究生按人發放的經費至今幾乎未動,在物價猛增的情況下,給人才的培養造成了困難,研究生生活費過低,也迫切需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