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輿情的預測與控製(1)(2 / 2)

他曾批評“不少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高高在上,不接近群眾,不重視調查研究,不了解工作中的真實情況。他們往往不是從客觀的實際條件和人民群眾的具體實踐出發,來考慮和決定他們的工作,而是從不確切的情況出發,從想象和願望出發,主觀主義地來考慮和決定他們的工作。因此,他們作出的決議、指示雖然很多, 但有的不完全正確,有的甚至完全錯誤。”鄧小平說:“必須有係統地改善各級領導機關的工作方法,使領導工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群眾,善於運用典型調查的方法, 研究群眾的情況、經驗和意見。”要進行典型調查,概括群眾的經驗,有針對性地提出方針政策。江澤民總書記也一貫重視調查研究,他在1994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要重視對社會輿論情況和群眾思想情況的調查研究,積極地反映廣大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他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進一步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全黨同誌要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根本觀點,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願,集中群眾智慧,使各項決策和工作符合實際和群眾要求。”

二、當前社會調查輿情的熱點、難點問題

當前我國社會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時期,但是,又麵臨著許多嚴峻的形勢和挑戰,出現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分析,如城市化進程中的拆遷問題、下崗問題、農民的生計問題,而且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不斷增強,社會思想意識也日趨多元化和多變化。為了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妥善應對熱點難點問題並為此提供有效指導,迫切需要及時收集反映社會各界的思想動態和境外輿論的動態動向,做好輿情信息的調查研究工作。目前政治領域的熱點為反腐、維權、政府機構改革等;經濟領域的熱點為物價、住房、股市等;其他社會領域的熱點有教育、醫療、就業以及貧富差距等;思想文化領域出現的新特點、新情況、新問題。通過調查研究,各級政府能夠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等不同的層麵把握輿情,弄清人們對當前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弄清人們心中存在哪些深層次的思想認識問題。隻有及時準確把握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把握人們思想的新變化和新特點,才能不斷增強政府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析事明理,釋疑解惑,才能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建設統一思想、凝聚力量。

三、社會調查的步驟

第一步,選題。根據當前國家經濟形勢和相關的方針政策,並結合社會調查的要素特征,選定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如小城鎮建設、退耕還林等等。選題時應當采用必要的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

第二步,計劃。緊扣選定的主題,參照相關資料,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並確定係統的調查項目,比如說要研究小城鎮建設的問題,就要提出其必要性和所需條件等問題,每個問題又包含了若幹小問題。

第三步,設計指標。指標就是用一定的數量和單位來描述調查對象,如某地區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等。要用各種數量指標和質量指標從各方麵完整地揭示調查對象的本質特征,保證其縱向和橫向的可比性。

第四步,擬定提綱。就是用提綱的形式將以上的準備確定下來,對所有提出的問題和項目加以精選,分別輕重緩急,使其係統和完整。

第五步,選擇適當的調查方式和方法。常用的調查方式有普遍調查(對調查對象的每個部分每個分子毫無遺漏地逐個調查),典型調查(選擇一個或若幹個具代表性的單位做全麵、係統、周密的調查),個案調查(對社會的某個個人、某個人群或某個事件、某個單位所做的調查)。

通過調查研究,深入分析,提高調研報告和輿情信息的質量,進行輿情預測,進而為領導決策、指導全局提供有效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