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遏製流言的困境
雖然人們對流言的形貌特征、擴散過程、形成條件已能夠作出較為科學的描述和闡釋,但至今卻未能找到製止流言的有效方法,主要有四個方麵的原因:
第一,民間和地下的信息傳播活動很難製止。流言傳播是民間和地下的,而非官方和公開的。通常,試圖製止流言的人,在事前不知道將有什麼人、什麼事會成為流言攻擊的目標;在事後不知道流言的製造者、參與者是誰,也不知道這流言將傳向何方、在多大範圍內擴散。因為,流言的擴散狀態是隱蔽的、無定向性的,來無影去無蹤。時下,花樣繁多的流言,幾乎都是通過“聽說”的方式,在竊竊私語中或者向人“介紹”情況時傳播開來的,是“安全係數”最大的方法。對此,由於“口說無憑”,製止者就很難找到明確的打擊目標。隨著現代傳播媒介的發展,手機短信、互聯網成為流言製造者和傳播者的寵兒,這使得流言傳播被製止變得更加困難。
第二,流言內容事前難以做到準確防範。在現代社會,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流言的內容呈現出多樣化、難以確定等趨勢。有時官方正規渠道發布的信息,也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竄改,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使得事前防範成為一大難題。
第三,流言擴散過程難以有效控製。流言擴散往往是多線路往返、多渠道傳播。它在醞釀階段,是一對一的傳播,但到一定數量之後,許多接受者便會一哄而起、積極參與流言的擴散過程,流言傳出去後再傳回來時已經變形,再一次傳播又會進一步加劇這種變形,如果大眾傳播媒介再介入,就更加黑白難辨,玉石不分。此時,製止流言談何容易。
第四,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盲從心理作怪。盲從心理來源於“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民間真理,是人們不安、恐懼、害怕、緊張狀態的心理反應,也是人們應付社會劇變,處理模糊狀況的應急對策。它在流言擴散中具體表現為:一是願意同大家對待流言的態度保持一致,即隨大流;二是不願對流言的內容細加分析推敲,以找出不合情理的地方;三是流言由小道而來由小道而去,傳者相互匿名,誰對誰都沒有責任;四是即使造成危害,被打的也隻能是公眾的屁股。
三、防範流言傳播的四種辦法
對付流言雖然還沒有找到“靈丹妙藥”,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對有害的流言束手無策,隻要人們提高警惕,采取有效辦法,就可以有效防範和遏止它的傳播。2000年6月8日新浪網刊登一則新聞,標題是《調查網上“流言飛語”的新型服務人氣旺》。講的是由一家軟件公司DigitalArts(東京港區)提供的新型服務——“為您調查網上對貴企業進行的誹謗中傷並定期提出報告”得到了很多企業的強烈反響的事。據說從5月中旬該業務在報紙上被披露後,來自大型食品製造商及金融機構等的谘詢接連不斷,其中的20家公司正在與該公司洽談合同條件。調查對象為網上的Web網站、BBS及電子郵件服務等。選擇了“社長姓名”、“公司”、“破產”、“死亡”等關鍵詞後,就可用它調查各種網站,並提交在網上針對特定企業流傳的信息報告。可見,在網絡時代,流言的危害還是引起了相當多企業的高度警惕。
總的來說,對流言的防範與控製,通常可采用四種辦法。
1.預防
這是在流言產生、形成之前,預先改變流言產生的條件,使其沒有產生的土壤和氣候。預防的措施主要有:一要靈活運用大眾傳播媒介和組織傳播網絡,向廣大公眾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質性、參考性、熱點性、可靠性信息,以消除事物狀況的曖昧性和模糊度,使公眾關心的東西明晰起來,即可抑製流言的產生與形成;二要“兩麵都說”,避免“一麵之詞”,即既要提供正麵材料,以正視聽,也要提供一些反麵資料,使大家心裏有底;三要建立或利用從事民情民意收集、反饋的機構和網絡,隨時了解公眾關心的社會問題和議論的主要事情,及時做好疏導、引導工作,或者促成有關方麵提前解決這些問題;四要加強教育,提高公眾素質,增強對流言的批判能力和抗拒能力。曆史上眾多流言傳播的事例證明,要減輕流言傳播的危害,必須從預防上下工夫,發現有流言大麵積傳播的苗頭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給公眾以足夠的相關信息。對於我國來說,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公開製度,SARS事件所帶給我們的教訓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此外,流言監測機構、網上專門的流言調查公司、大眾媒介上開辟的流言監測專版等可以對流言的預防起到很好的支撐作用。
2.辟謠
這是在流言興起和擴散之後,對流言中不正確的言論和虛假的信息予以駁斥、揭露和否認,以澄清事實,說明真相。常用的辟謠方法:一是矢口否認。即不承認流言所說內容的存在,並指出純屬別有用心的人的捏造。二是淡化事件。否定之詞有時能提高人們對流言的興趣,使流言進一步擴散,若淡化事件的重要性,不予太多理睬,並采取措施排除其危險性,流言往往也就隨之消失。比如當影劇院的一個角落裏突然響起了一聲爆炸聲,流言驟起:“炸彈爆炸”,觀眾蜂擁到門口,此時若不立即製止流言,必定造成人員傷亡。但你用喇叭喊:“這不是炸彈爆炸!”是沒有用的。你應該說:“各位觀眾,請不要驚慌,剛才是一隻高壓燈泡(或輪胎)的爆炸聲,是一起小事故。”這時,你甚至不能提“炸彈”這兩個字。聽到此,觀眾已經放鬆的神經就會立即繃緊。三是讓事實說話。事實勝於雄辯,讓事實本身來揭露流言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比如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散布薩達姆已被炸死的消息,此時運用上述兩種方法辟謠,看來都不會見效,伊拉克方麵采用了“讓事實說話”的辦法,立刻安排薩達姆在公共場合或媒介上露麵,流言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