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危機傳播與輿論引導(3)(3 / 3)

從宏觀的層麵而言,首先,危機預警往往有賴於對危機情報信息的掌握能力,需要強化突發事件信息的統一處理,建立中長期危機預警研究。“大多數危機在發生前都有先兆或一定的潛伏期,情報信息是危機管理體製發現突發事突發性事件苗頭的基本依據,重視對情報信息的搜集與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危機的發生或在危機中占據主動地位。發達國家對突發事件的信息分析、輿情判斷一般采取集中判斷,統一處理的模式。地方信息彙總上報渠道正規、製度完善,核心部門擁有專門的決策谘詢力量,對區域內發生的各類突發事件,集中研判、統一發布預警信息。突發事件的預警與處理決策都得到中長期從事危機預警人員研究的支持。一些發達國家建立專門的危機管理學院或科研院所,長期針對社會危機發生、發展和人群控製以及危機時期信息、物資流通等機製進行研究,建立製度化渠道為決策部門提供情報谘詢,並通過這些科研機構定期對社會組織和公務員進行突發事件處理培訓。”

其次,需要建立危機預警信息網絡,形成多方聯動效應。“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網絡的主要功能是提高全社會預警管理與應對協調聯動能力,包括動員人力、物資調動、募集資金、心理援助和跨國界聯合行動等。預警信息這一社會網絡的組成:橫向有營利性組織、非營利性組織、社區與個人和國際組織;縱向的是指全國、省、市、縣、基層等。” 在發達國家,“鑒於緊急事件的無邊界和不確定的特征,發達國家的應急管理是依靠多方的協作。每當緊急事件所需的資源超出地方政府的能力範圍時,就要求上一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的支持;甚至爭取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援助。無論是應急管理的核心部門,還是邊緣機構,都要參與從情報信息的搜集傳遞,應急處理中的多方協助配合,到危機結束後的善後工作。這不是一個或幾個部門的工作,而是涉及多個部門和機構,需要各階層和全體民眾的支持。因此,在發達國家,社區、公民團體、誌願者組織等NGO組織和團體,乃至家庭都是應急管理的重要力量。”

就媒體的微觀操作而言,首先,要加強樹立危機意識,對公眾進行危機教育傳播。居安思危,突發公共事件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可避免的,而公眾又是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基本力量,因此,降低其危機危害的最根本的途徑就是預先對公眾開展相關的危機教育。利用各種媒介形式使公眾了解各種災難發生的過程,對社會公眾進行危機知識和技能的傳播和教育,讓公眾掌握正確應對危機的措施和方法,強化公眾自身應對危機的心理素質、自我保護和救援他人的意識,增強公眾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最後,采用多種傳播手段,對預警信息進行立體傳播。在突發公共事件預警管理的整個過程中,信息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預案》中第三章第一條“預測與預警”指出:預警信息包括突發公共事件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範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預警信息的發布、調整和解除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通信、信息網絡、警報器、宣傳車或組織人員逐戶通知等方式進行,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建立立體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網絡,及時收集、傳遞和共享信息,能夠舒緩危機,降低危機的損害;更重要的是,一旦出現災難和危機,信息溝通和交換可以保證政府及時和準確決策,協調反危機的行動。不同形態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媒介屬性與傳播優勢,網絡比較快速、電視生動性較強、報紙雜誌更深入,多種形態媒介聯合可以形成合力,有助於打破原來的媒介分割和資源壟斷的狀況,減少預警信息覆蓋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