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情感上的原因。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別強烈,為了保護自尊心,在挫折麵前常常會產生兩種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護心理。一種是自卑心理,通過自我隔絕,避免自尊心的進一步受損;另一種就是自負心理,通過自我放大,獲得自卑不足的補償。
自負者由於看不起別人,因而人際關係緊張,影響情緒、學習、工作、生活;由於認為自己什麼都行,比誰都強,故常常停滯不前,故步自封;由於認為自己與眾不同,因而不願參加集體活動,不願響應號召。但自負者往往又不知道自己自負,總把過錯歸於他人,事業不順,埋怨懷才不遇。讓自負者能夠接受批評是矯正自負性格的關鍵。自負者能夠戰勝心理障礙,勇於承認自己的缺點,對他們來說是不小的飛躍。當你受到批評和冷落,遇到挫折的時候,你要把它們看成是一副良藥。盡管藥是苦的,你也是痛苦的,但是,把它吞下去,慢慢消化、吸收,你就會發現,哦,我原來是這樣的,我也有不足。當你對他人越來越感到滿意時,當你坦然承認他人的優點並由衷讚美時,就證明你的自負心已完全糾正。每個人都有優點和長處,承認他人並且讚美他人,這會改變自負者的人際關係,同時也會得到更多的感激和讚美。要克服自負心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1)要正確認識自負,勇於承認自負。人不能沒有自負,在適當的範圍內,自負可以激發人的鬥誌,樹立必勝的信心,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念,勇往直前。但是,自負又必須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脫離實際的自負不但不能幫助你成就事業,反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嚴重的還會影響心理健康。
(2)正確認識自己,自信而不自負。要全麵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對自負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承認自己的短處,改變處處高估自己的自我認識,自信而不自負。
(3)客觀地看待別人,學會正確的比較方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某些方麵優於別人,別人在某些方麵也能強於你,不能把自己看得十全十美,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更不能因為自己在某一點上強於別人而盲目自負,要把追求勝過他人的欲望變成追求和實現奮鬥目標的實際行動。
(4)放下架子,與人平等相處。自負者視自己為上帝,無論在觀念上還是行動上都無理地要求別人服從自己。平等相處就是要求自負者以一個普通社會成員的身份與別人平等交往。
(5)展示真實的自我。每個人都喜歡別人讚美自己,喜歡別人看重自己,喜歡別人抬高自己。因此,有的人不惜以誇張自己在別人眼裏的價值的方式來表現自己,以假象暗示於人,這恰恰是人性的弱點之一。這種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自負,帶來的往往是一無所獲和內心的空虛與惆悵。因此,應力戒這種人性的弱點,盡可能擺脫對表麵東西的追求,展示真實的自我,讓生活變得更加快樂。
6.接受批評是根治自負的最佳辦法。自負者的致命弱點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接受批評即是針對這一弱點提出的方法。它並不是讓自負者完全服從於他人,隻是要求他們能夠接受別人的正確觀點,通過接受別人的批評,改變過去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的形象。
輕鬆一刻
自負的“飛毛腿”
有一個人天生就是個“飛毛腿”,跑得特別快,而且經常以此在人前誇耀。
有一次,他家被盜,他連忙跑去追賊。看到賊人背影時,他高喊道:“別跑了,你說什麼也跑不過我!”沒多久,他果然趕過了賊人,但還一個勁地跑下去。
半路上有人問他跑得這樣急幹什麼,他說追賊。又問他,賊往哪裏跑了,他得意地說:“我早就趕過他了,看,現在連他的影子也看不見了!”
自我調節虛榮心理
行為表現
有的人明明囊中不豐,卻偏偏愛與他人攀比,別人買了新東西,他要緊步後塵,別人辦個體麵的聚會,他也要迎頭趕上。生活再困難,他可以勒緊褲腰帶,積蓄不夠多,他可以四處借債,不管自己怎樣受罪,隻要麵子上好看就行。
生活案例
小玉今年25歲,家境貧寒,但當她剛剛步入社會,看到許多同齡人已經穿金戴銀,過著非常時尚的生活。為了攀比追求時髦,她不惜借錢購買高檔衣服,還借錢買了項鏈、戒指來炫耀自己。當周圍人羨慕地誇耀她有錢時,她隻說是爸爸媽媽幫她買的。受到別人的誇獎時,一種自豪感從心底升起。
直到有一天門口堵滿了要債的人,小玉自己才悔悟了,周圍的人也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兒。從此,大家都認為小玉是個表裏不一的人,沒人願意理她,看到她都躲著走,小玉為此陷入了苦惱之中。
心理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