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李蘭暗戀上了自己的上司,可他有家庭,論年齡都可以做李蘭的父親了,他沒向李蘭表白過什麼,可李蘭卻感覺到他喜歡自己。李蘭很痛苦,因為她不想破壞別人的家庭,傷害他的妻子、孩子,可又無法從這份感情中解脫出來。兩年來李蘭的心情很糟糕,常常坐臥不寧,工作中也總出差錯,有時候因失眠而上不了班,吃了好多藥也沒用,李蘭現在情況越來越差,不想見人,認為別人都看不起自己,吃飯也越來越少,好多次李蘭想自己活著這麼痛苦,不如徹底解脫算了,但又怕母親受不了這種打擊。
心理診治
案例中的李蘭是因為自卑而產生的抑鬱,有思維緩慢及自我評價降低的現象,思考能力下降,感覺腦子不好使了,各方麵能力都下降了,常常內疚自責,明明學習工作很好,卻對自己事事不滿意,將自己過去的一些小錯誤、小毛病都說成是滔天大罪,甚至認為自己罪該萬死。在生活中,有許多被自卑折磨的人,他們不論年齡和職業,不論文化層次高低,都共同承受著自卑帶來的一係列煩惱。他們典型的表現是容易自責,在與人相處過程中,非常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每做一件事,每說一句話,都擔心別人的看法,對別人反應很敏感,也很容易把別人的不高興的原因扯到自己身上,認為是自己的錯誤導致了別人的不高興;一旦在某些地方出現失誤,就會不斷自責,覺得自己無能,這種自責導致對自我價值的否定,變得越發自卑。
他們有時為了讓別人高興,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做事缺少主動性和積極性,照著別人的想法做事。結果長此以往,喪失了自我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變得唯唯諾諾,但由於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情緒鬱結在內心,導致情緒壓抑、消沉,日積月累,便可能形成社交恐懼,更加不願意在公共場合或向別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需要。自卑的形成往往有幼年時特定的成長環境和家庭背景,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走出自卑,也不可能在瞬間就能實現,通常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少則一年半載,多到要數年的堅持不懈。消除自卑要從消除在日常生中活細節上的負性思維和行為做起,改變麵對生活中一些小事時的負麵想法和態度,代之以正麵的想法和態度,這樣日積月累,培養起正麵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法,才能徹底消除自卑。其中尤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生活中學會表達自己的需要和去除內心對自己的貶低感。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群體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基本需要,正常情況下都會把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表達出來,而自卑的人會怕遭到別嘲笑而壓抑自己的正常需要,由於個人的各種需要沒有表達出來,所以很少會得到滿足,因此內心會感到憤怒和委屈。
另一方麵,自卑的人比常人更容易責備自己,對自己更容易產生不滿足的情緒和感覺。作為自卑的人,並不明白自己的這些想法和行為所起得負麵作用。所以,要想走出自卑,首先要看到上述這些思想和行為是負麵的,另外再做正麵的訓練,開拓自己的思維,看到事情真實客觀的情況,為自己找“借口”。在日常生活中具體操作時,一開始肯定會不順利,當事件發生時,很容易用習慣了的思維方法和態度去對待,這些思維方法和態度是負性的,是以前積累的,由於形成了習慣,常常會“自動自發”,不假思索地運行。所以要建立起新的正麵的想法和行為,在這裏我就提出一個“給自己一分鍾思考”的辦法,當某件事發生後,讓自己保持一段冷靜的時間,克製自己不去馬上得到一個什麼結論,不去習慣性地行動,而是在習慣性責備自己之前給自己一分鍾的時間作個短暫的思考,考慮一些這樣的問題:“我重要還是別人重要?”“別人現在的情緒不好到底是因為什麼?確實是因為我嗎?還有其他原因嗎?”當上司心情不好,也許他剛與老婆吵了一架;當工作沒有完成,也許是領導的分配有問題。當出現自責的時候,給自己一分鍾來思考哪些是自己的錯,擔起自己的責任,同時也要分清哪些是客觀因素造成的,是自己不能改變的。就算自己錯了,也要給自己一分鍾來思考,誰也不是聖人,誰能不犯錯呢?犯錯也是允許改正的嗎?這樣反複地運用,慢慢地形成看清事實的習慣性思維,形成為自己“辯解和脫身”的思維方法,而這些正是自卑的人所缺少的。在生活中帶著這樣的“方法”去與人相處,在每一個細節都給自己一分鍾來思考自己的需要,來思考事實的真相,經過半年以上時間的積累,肯定能逐漸建立起自己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徹底從自卑中走出來。
小測試
測試你的戀愛自卑程度
注意自己的儀容,暗示著掩蓋自己的缺點。通過本測試,可以診斷出你的缺點以及你在戀愛方麵的自卑感。你是一名初中生,學校要求穿校服上課。早在入學典禮開始的數天前,你就多次對著鏡子欣賞過自己穿著校服的模樣。可是,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合自己的心意,卻又說不出具體在什麼地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會采取什麼方式來彌補呢?
A.改變發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