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心的生活瑣事,日積月累也會給人造成壓力。所謂生活瑣事指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而且無從逃避的瑣事。此等瑣事在性質上其嚴重性均不足危害於人。但積累的結果,就會對人的身心造成不良影響。日常生活中造成心理壓力的瑣碎事件主要包括家用支出、工作職業、身心健康、時間分配、生活環境及生活保障等方麵。
生活中需要信任
行為表現
有些人總覺得別人在背後說自己壞話,或給自己使壞,喜歡猜疑,特別注意留心外界和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別人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很可能琢磨半天,竭力發現其中的“潛台詞”,這樣便不能輕鬆自然地與人交往,久而久之,不僅自己心情不好,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傷害。
生活案例
小劉深深地愛著他漂亮的小妻子珍珍,他像一位老大哥似的整日看護著妻子,從走路姿勢到頭發式樣,從一言一行到一舉一動,從口紅的濃淡到穿褲子還是裙子,可以說,他把他滿腔的愛都恨不得全部傾倒在妻子身上。
對於他這種“老大哥”式的愛,他的妻子珍珍膩煩透了,她渴望衝出丈夫精心織下的愛網,自己獨立到外麵闖一闖。於是,經朋友介紹,她進了一個劇組,她認真的工作態度和高效率的工作贏得導演的好評。有一次,天下起雨。下班後珍珍發現自己忘了帶雨傘,正好導演和她家順路,就用摩托車送她回去。就在導演帶著珍珍衝出劇組大院時,迎麵正碰上小劉騎著自行車給珍珍送傘。由於雨很大,坐在導演身後的珍珍沒有發現丈夫小劉的身影,摩托車一溜煙地衝進了雨幕。小劉手裏拿著雨傘,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於是,小劉便斷定妻子珍珍和導演有染,沒聽珍珍解釋,一怒之下,請了長假,去廣州度假。
小劉走後,珍珍竟然意外地發現自己懷孕了,但是小劉並不相信孩子是他的。丈夫的無端猜疑反而使珍珍生下孩子的決心更加堅定了。等孩子生下來後,那模樣活脫脫是他的再版,孩子無疑是他的親骨肉。小劉後悔了,他使用了各種辦法想挽回他的過失,喚回妻子的愛,但是,妻子珍珍已經傷透了心,他們隻好以分手告終。
心理診治
生活中我們常會碰到一些猜疑心很重的人,他們整天疑心重重、無中生有,認為人人都不可信、不可交。如有的人見到幾個人背著他講話,就會懷疑是在講他的壞話;上司有時對他態度冷淡一些,又會覺得上司對自己有了看法。這種人心有疑惑,不願公開,也少交心,整天悶悶不樂、鬱鬱寡歡。由於自我封閉,阻隔了外界信息的輸入和人間真情的流露,便由懷疑別人發展到懷疑自己、懷疑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變得自卑、怯懦、消極、被動。造成猜疑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作繭自縛的封閉思路。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疑人偷斧”的寓言。現實生活中猜疑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幾乎都同這種封閉性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維密切相關。
(2)對環境、對他人、對自己缺乏信任。古人說:“長相知,不相疑。”反之,不相知,必定長相疑。不過,“他信”的缺乏,往往又同“自信”的不足相聯係。疑神疑鬼的人,看似疑別人,實際上也是對自己有懷疑,至少是信心不足。有些人在某些方麵自認為不如別人,因而總以為別人在議論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計自己。一個人自信越足,越容易信任別人,越不易產生猜疑心理。
(3)對交往挫折的自我防衛。有些人以前由於輕信別人,在交往中受過騙,蒙受了巨大的精神損失和感情挫折,結果萬念俱灰,不再相信任何人。
愛猜疑的人,首先要開闊自己的心胸,加強自身的修養,培養開朗、豁達、大度的性格。需要澄清的事實,誠懇同別人交換意見;對雞毛蒜皮的小事,就不要過分計較。不必過分在乎別人的態度與說法,人生在世,難免受他人議論,隻要時時檢點自己的行為,相信別人也不會跟自己過不去。相反,一切都要按別人意誌去做,自己又怎麼個活法?對似是而非的流言,不要偏聽偏信,要理智分析,冷靜對待,靜觀事情的變化,切勿感情用事。有的人一聽流言,就暴跳如雷,迫不及待地找上門去講理爭辯。由於缺乏調查研究,找錯了說理對象,反倒使自己十分尷尬被動。不要無端地猜疑別人,理智、冷靜地對待別人的猜疑,這就是我們應保持的正常心態。
夫妻間的感情必須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的基礎上,而猜疑恰恰違背了這些原則,它是夫妻真摯情感的殺手。猜疑是影響夫妻關係的大敵,是感情破裂的一大隱患。生活中遇到懷疑的事,不宜過早下結論,要客觀、理智地去分析,才能夠了解真相。夫妻之間更需加強了解以求心心相印,杜絕猜疑的發生。婚姻中倘若有了猜疑,悲劇便會產生。因此生活中,夫妻雙方要做到忠貞專一,相互信任,共同對家庭負責,彼此忠誠,才能讓愛永久。
小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