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吵架的意義。吵架不是攻擊性、壓倒性地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而是通過比較激烈的方式討論問題並解決問題。不要寄希望於通過比試嗓門的高低而使他人臣服。
冷靜對待吵架的結果。當“戰事”平息之後,吵架的雙方應當抽離出激動的情緒,客觀地分析對方的意見或者指責,找出自身缺失或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和完善。
小貼士
與同事衝突之後怎樣言歸於好
職場中,同事間的吵架或隔膜經常發生,當你不知如何與同事言歸於好的時候,如果你遵循以下的軌跡,就能挽救你們曾經擁有的友誼。
1.弄清吵架的原因
假如你們的爭辯十分滑稽可笑的話,它很可能自然而然地過去。或是你們倆在某個觀點上意見不統一。其實這些問題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更多的時候,不是任何人的錯,或是兩個人都有錯,或是沒人能真正搞清是誰的錯。不去細究才是言歸於好的奧妙所在。
2.尋找和嚐試言歸於好的辦法
吵架後,同事彼此之間會直接出現一種心境——擔心。大多數人最擔心的是遭到拒絕。深呼吸,讓自己輕鬆一下,這偶然的行為會幫助你和同事驅散緊張的氣氛。
3.邁出第一步
你一旦告別恐懼和擔心,那麼和同事的交談就會更容易些。別等同事來找你,盡管對方能邁出這第一步是至關重要的,但是誰先邁出第一步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你讓爭吵惡化,那麼你們兩個人會一起失去友誼。如果你們言歸於好,你們就都是勝利者。不要等待別人解決問題,你自己應負起責任。時間不等人,行動越快越好。
4.循序漸進
不能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需要主動去嚐試,用積極的態度喚起彼此的信心。“嗨,還生氣呢?”“喂,有空咱們聊聊。”假如你麵對麵地向對方征求意見,不妨帶著真誠的微笑。
5.傾聽彼此的心聲
假如你們雙方都堅信自己是正確的話,那麼很難聽進對方的傾訴。但是,你如何弄清同事的感受呢?你可開誠布公地說:“我想聽聽你的意見,告訴我你是如何想的,好嗎?”而且當對方談話時,不要打斷她或是與其爭辯,讓她感到你尊重她,也許矛盾好解決一些。
發生爭吵之後要及時補救
行為表現
工作需要不同部門不同人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有接觸就很容易發生矛盾衝突。有的人由於某些原因控製不住就與同事吵起來。人際交往的蜚短流長、利益紛爭的不甘示弱,這樣的吵架連“麵子”一同吵丟了。大家同在一個單位,以後見麵都十分尷尬。
生活案例
李女士35歲,現在供職於一家大型IT公司的事業部,負責為事業部下各項目組提供後係統支持工作。有一次,因為一個項目組的緊急工作需要,她與公司的規章製度發生了衝突。心直口快的李女士與合同部的劉女士因此在辦公大廳內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還引來許多圍觀的同事,最後她們各自被朋友勸走了。有了這次正麵碰撞後,她覺得自己很丟人,兩人也都有些後悔,這以後工作要怎麼開展?大家都在一個單位,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以後怎麼相處都成了問題。現在看到同事都覺得大家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李女士為此十分煩惱。
心理診治
在工作中發生衝突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發生了部門間或者公務上的利益衝突,可能是處理問題的方式上欠妥當,也可能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相互誤解,甚至僅僅是沒有處理好個人情緒而。因此,同事之間因為工作關係發生衝突是很難避免的。在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分析出三個基本點:第一,發生衝突的李女士和劉女士應該都是心直口快的性格。我們說這種性格容易引發爭端,但是同時也容易解決矛盾。第二,兩位都是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也是我們處理問題的契機。第三,兩人發生衝突的地點是在辦公大廳內,也就是說當著很多同事的麵,被大家看到發生了爭吵,這樣問題的影響就大了,看起來似乎很棘手。
一旦發生這種問題,要正麵溝通。衝突一旦發生了,沉默是不對的,當做事情沒發生更是不行。正確的態度是坦誠地、認真地、及時地進行溝通,而且,不要拖,事後溝通越早越好,時間拖得越長,雙方心理上的芥蒂越深,化解起來就越麻煩,況且,在公共辦公場所發生爭執,對其他同事和同事間的正常關係都會造成不良影響。盡快化解矛盾甚至敵對狀況是非常重要的。
在合作的過程中,和團隊人員發生人際衝突時,你首先要有的一個思維結構是對方為什麼會這樣。通常情況下發生的原因有:
1.對方的性格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