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周少主禪位宋祖(1 / 2)

周世宗柴榮率領軍隊出征,一路上旌旗招展,遮天蔽日,劍戟寒光閃爍,仿佛凝結了一層霜。士兵們個個猶如猛虎一般勇猛,戰馬就像飛奔的彪獸一樣矯健。沒過多久,軍隊就抵達了澤州,安營紮寨。

北漢的軍隊則駐紮在高平的南麵。周世宗命令前鋒部隊發起攻擊,北漢軍隊抵擋不住,向後撤退了十裏。周世宗懷疑北漢軍隊是想逃走,於是催促各路軍隊快速前進。然而,後軍還沒有趕到,此時眾人心中都充滿了畏懼,但周世宗的鬥誌依然十分高昂。

周世宗命令白重讚、李重進率領左軍駐紮在西邊,樊愛能、何徽率領右軍駐紮在東邊,向訓、史彥超率領精銳騎兵在中間,張永德率領禁兵保護自己。雙方擺開陣勢,嚴陣以待。周軍將領出陣挑戰,北漢將領楊袞挺槍迎戰。雙方交戰沒多久,突然看到周軍的右軍將領樊愛能、何徽竟然率領騎兵率先逃跑,其餘的士兵也紛紛潰敗,大約有一千多人,他們都脫下盔甲,高呼萬歲,向北漢投降。

周世宗看到形勢危急,毫不猶豫地親自冒著箭雨和石塊,帶兵督戰。宿衛將趙匡胤對同伴們說:“主上如此危險,我們怎能不拚死效力呢?”眾人都沉默不語,沒有回應。趙匡胤又對禁兵將領張永德說:“我看敵軍如此驕橫暴躁,隻要我們奮力作戰,一定能夠打敗他們。您趕緊帶兵登上高處,從西邊出擊,作為左翼,我帶領軍隊作為右翼,我們兩麵夾擊,國家的安危就在此一舉了。”張永德聽從了趙匡胤的建議,於是兩人各自率領兩千精兵出戰。

趙匡胤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士兵們受到鼓舞,個個以一當百,奮勇殺敵。北漢軍隊被打得大敗,楊袞也不敢前來支援。北漢主收攏殘兵,向北逃竄,勉強逃回晉陽。這場戰鬥中,北漢士兵死傷無數,屍體堆滿了山穀,他們丟棄的禦用物品以及輜重器械等,多得數都數不清。

當天晚上,周世宗在野外宿營,把那些投降敵人的步兵全部斬殺。樊愛能等人聽說周軍大獲全勝,便悄悄地和士兵們一起返回。周世宗想要嚴肅軍紀,立即將樊愛能、何徽以及他們部下的七千多人抓起來,斥責道:“你們這些人都是曆經幾朝的老將,並非不能打仗,如今望風而逃,沒有別的原因,就是想把朕當作奇貨,賣給劉崇去請功罷了!”將領們都沉默著,不敢回答。周世宗大怒,喝令武士將他們全部推出斬首。從此以後,那些驕橫的將領和懶惰的士兵,才開始知道畏懼,周世宗不再施行姑息養奸的政策。有詩為證:“五代紛紛積弱餘,驕軍賣主主無如。高平自是樊、何斬,從此軍容有丈夫。”

當時,張永德對趙匡胤的智勇稱讚不已,於是趙匡胤被提拔為殿前都虞侯。顯德六年秋八月初一日,突然刮起了大風,江海波濤洶湧,平地積水達數尺之深。周太祖的陵墓上,鬆柏都被連根拔起,竟然從空中飛到了汴城南門外,倒插在南路。周世宗因此受到驚嚇,得了重病。到了九月,病情逐漸加重,他於是召來魏仁浦擔任同平章事,加任趙匡胤為殿前都點檢,讓他們一同處理政務。又把各位大臣召到禦榻前,托付後事,隨後周世宗駕崩,年僅三十九歲,在位六年。起初,周世宗在藩鎮時,常常隱藏自己的才能和誌向,等到即位後,他在高平大破敵軍,人們都對他的英武佩服不已。

根據五代史記載,周世宗以柴氏子孫的身份繼承皇位,到這時周的國姓發生了變化。他即位之初,就毅然決然地想要削平天下,大概是因為他深感亂世的危害,渴望天下大治,他確實是一位有能力統治中原的君主。他深知近代以來的弊端,根源在於法令得不到執行,上級權威被輕視,下級僭越犯上。於是,他首先誅殺了樊愛能、何徽,以整肅軍法,革除了五十年來的弊政,從而使國家由弱變強,轉敗為勝。他乘勝追擊,一直打到太原,回來後又精簡軍隊,整頓部眾,銳意進取。於是,他向南割取了江西,攻克了秦鳳,向北奪取了三關,他的威武之聲,震驚了中原和周邊的少數民族。他可以稱得上是一位雄傑之人,近代以來還從未有過這樣的人物。他曾經在夜裏讀書,看到唐元稹的《均田圖》,於是下詔將圖中的方法頒布到天下,讓官吏和百姓先學習了解,計劃用一年的時間,使天下的土地得到平均分配,他的規劃和抱負難道還小嗎?考察他關注百姓,重視國家根本的行為,在五代的十二位君主中,他堪稱第一。假如上天能多給他一些時間,他的成就簡直不可估量。

周世宗去世後,眾臣請太子柴宗訓即位,史稱恭帝。柴宗訓當時隻有七歲,範質、魏仁浦效仿伊尹、周公輔佐幼主的故事,封趙匡胤為歸德節度使。趙匡胤是涿郡人,他的父親名叫趙弘殷,是洛陽的禁衛將校。趙弘殷娶了杜氏,杜氏在甲馬營生下趙匡胤,當時紅光充滿整個房間,營中彌漫著奇異的香氣,一個月都沒有散去。當時的人們把這個地方稱為香孩兒營。趙匡胤小時候跟隨新文說學習,長大後,他容貌雄偉,氣度豁達。周世宗在位時,他掌管軍政事務,一共六年,士兵們都對他的恩威並施心悅誠服。他多次跟隨周世宗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有一天,周世宗在箱子裏發現了一本書,書中寫著“點檢做天子”。周世宗大驚失色,當時張永德擔任點檢,於是周世宗將他調走,讓趙匡胤擔任這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