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率領軍隊抵達澶州,李洪義打開城門迎接,王殷也帶領軍隊前來會合,三支隊伍合為一處。郭威心中產生了退兵的想法,眾將領紛紛說道:“國家大事在此一舉,明公為何要退縮呢?是國家辜負了您,而您並沒有辜負國家。如今大家奮勇爭先,就如同要報自己的私仇一般。侯益這些人又能有什麼作為呢?”在將領們的激勵下,眾人情緒高漲,踴躍前進,軍隊的聲勢也愈發壯大。
第二天,軍隊到達梅坡,安營紮寨。隱帝得知郭威的軍隊已經逼近,心中十分驚恐,於是再次派遣袁義、劉重進率領禁軍,與侯益等人會合,駐紮在赤岡,慕容彥超則率領大軍駐紮在七裏店。隱帝想要親自出城慰勞軍隊,太後勸阻了他。
忽然有人來報,說郭威的軍隊前來挑戰,隱帝命令慕容彥超出馬,與敵兵對話。郭威派遣李榮出陣與慕容彥超交鋒,雙方激戰了十幾個回合,慕容彥超估量自己無法戰勝李榮,便撥轉馬頭,逃回本陣。李榮縱馬追擊,卻被兩側的敵軍用箭射住,隻好退回。
當天,慕容彥超收兵,他的部下戰死了一百多人,各路軍隊的銳氣因此受到了一些挫折。北軍的侯益等人偷偷前往郭威的軍營拜見,郭威將他們分別遣返回各自的營地。慕容彥超戰敗後,帶著十幾名騎兵逃奔回兗州。隱帝獨自與三位宰相以及幾十名侍從官員,在七裏寨過夜,其他的士兵都紛紛逃散。
第二天一早,隱帝準備回宮,走到玄化門時,劉銖已經在門上拉弓搭箭,向隱帝射來。隱帝策馬躲過箭雨,急忙勒馬向西北方向奔逃。等跑到趙村的時候,後麵的追兵已經趕到。隱帝見形勢危急,便下馬步行逃跑,最終被亂兵殺害。蘇逢吉、閻晉卿、郭允明等人也都自殺身亡。郭威從迎春門進入城中,回到了自己的私宅。各路軍隊入城後,大肆搶掠了一番。
第二天,文武百官上朝拜見太後,紛紛上奏,提及禪讓皇位的事情。王殷請求道:“國家不能一日沒有君主,請盡早擁立賢明的君主,以安定天下。”太後於是下詔,迎接隱帝的弟弟、河東節度使劉贇即位稱帝。此時劉贇還沒有到達,恰好遇到契丹入侵,太後便派遣郭威率領大軍前去抵禦。
郭威到達澶州,正準備出發時,數千名將士突然大聲喧鬧起來,郭威急忙下令關閉城門。將士們翻牆而入,說道:“天子應該由侍中您自己來當,我們已經與劉氏結下了仇怨,不能再擁立劉氏的人做皇帝。”話還沒說完,隻見一名將領扯下一麵黃旗披在郭威身上,眾人一起將他抱起來,喧鬧聲傳出數十裏。隨後,眾人簇擁著郭威向南行進,郭威便給太後寫了一封信,請求奉漢的宗廟,將太後當作母親一樣侍奉。太後於是下詔,廢除劉贇為湘陰公,任命郭威監國。文武百官以及各藩鎮紛紛上表,勸郭威登基稱帝,郭威於是廢除了漢。漢傳了兩代皇帝,曆經四年,這一年是辛亥年,漢就此滅亡。
史臣評論道:“高祖劉知遠擁有精銳的軍隊,占據著地勢險要的地方,恰逢胡騎北撤,中原無主,所以他能夠從容地登上皇位,使得天下歸心。這難道是因為他的才能和品德出眾嗎?不過是時機正好罷了。根基不牢固的事物難以穩固,基礎薄弱的事物容易麵臨危險。隱帝雖然擁有皇帝的名號,但國家政事並非由他做主,他輕信了一群小人的計謀,災禍很快就降臨了,這也是自然的趨勢。父子相繼,僅僅四年就滅亡了。自古以來,享國時間如此短暫的朝代,還從未有過。唉!真是悲哀啊!”
郭威是太原人,唐莊宗有個宮女柴氏,回到家鄉後打算挑選夫婿。一天,她在門口張望,看到有個人快速地從門前走過,柴氏十分驚訝,詢問此人是誰。有認識的人告訴她:“這是‘從馬直’軍使郭雀兒。”柴氏想要嫁給他,她的父母說:“你曾是皇帝身邊的人,回來後應當嫁給節度使,為什麼要嫁給這樣的人呢?”但柴氏堅決非他不嫁,最終還是嫁給了郭威。
郭威即位後,自稱是周朝虢叔的後代,定國號為後周,史稱太祖高帝,大赦天下,改元廣順元年。他封柴氏為皇後。郭威沒有兒子,於是立妻子兄長柴守禮的兒子柴榮為繼承人,封柴榮為晉王。
這時,劉崇在晉陽稱帝。起初,劉崇聽說隱帝遇害,想要起兵南下,後來聽說要迎立劉贇,十分高興地說:“我的兒子當皇帝,我還有什麼別的要求呢?”又聽說劉贇死了,於是便自稱皇帝。他占據著並、汾、忻、代、嵐、憲、降、蔚、沁、潦、麟、石十二州的土地,任命判官鄭珙、趙華為平章事。他對自己的臣子說:“我因為高祖的基業一朝之間毀於一旦,如今的皇位和稱號,也是不得已才稱的。你們看我算是什麼天子?你們又算是什麼節度使呢?”他定國號為北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