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郭威為眾加黃袍(2 / 2)

郭威在鄴都的時候,非常欣賞小吏曹翰的才華,便讓曹翰侍奉晉王柴榮。柴榮鎮守澶州時,任命曹翰為牙將。柴榮前往開封任府尹時,曹翰問道:“大王是國家的儲君,受到萬民的敬仰。之前聽說主上染病,大王應當入宮侍奉,為其煎藥照料,怎麼還在外地處理事務呢?如果一旦發生變故,誰又會願意出來主持大局呢?”柴榮聽後大驚,於是欣然返回京城。

郭威病情加重,便下詔讓晉王柴榮處理政務。郭威告誡道:“以前我西征的時候,看到大唐的十八座皇陵,沒有一座不遭到挖掘破壞的。這沒有別的原因,隻是因為裏麵陪葬了太多的金玉財寶。我死後,給我穿上紙衣,用瓦棺入殮,墓穴中不要用石頭,用磚代替。雇傭工人和勞役,都要支付報酬,不要讓百姓無償勞作。下葬之後,招募靠近皇陵的三十戶百姓,免除他們的雜役,讓他們守護陵墓。不要修建陵寢的宮殿,不要使用宮女,不要雕刻石羊、石虎、石人、石馬,隻在陵前刻一塊石碑,上麵寫著:周天子生平喜好節儉,遺命用紙衣瓦棺,繼位的天子不敢違背。你如果違背我的話,我不會保佑你的!”說完,大叫一聲,氣絕身亡,享年五十三歲,此時是廣順三年二月上旬。

史臣評論道:“周太祖郭威兩次弑君,篡奪了皇位。他剛即位的時候,停止了四方進貢的珍奇食物,下詔讓百官呈上密封的奏章,毀掉了漢宮室的器皿,確立了詞翰的法規,製定了稅租皮法,廢除了戶部營田,免除了租牛的賦稅。他還前往曲阜拜謁孔子祠,又拜祭了孔子的陵墓。況且有王峻輔佐軍事,範質製定法律,李穀引導皇上的心意,雖然他在位的時間不長,但他的施政舉措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所以先儒稱讚他僅次於唐堯和周世,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吧。然而,他既然已經在身上刺了花紋,卻又心甘情願地接受,還堂而皇之地登上皇位,那麼在皇位上坐著的不過是一個狡黠的人罷了,又怎麼能讓天下百姓信服呢?看他對劉崇說:自古豈有花項天子?由此可見,周太祖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很清楚的!”

周太祖郭威去世後,在偏殿入殮,文武百官和有關部門的人都悲痛萬分。平章事範質說:“主上駕崩,天下震動,請盡早擁立繼位的君主,以繼承國家的大統。”於是請晉王柴榮即位稱帝,史稱世宗皇帝,改元顯德。晉王本姓柴,當時三十三歲。他封馮道為太師。八月,將周太祖郭威葬在新鄭,諡號為太祖皇帝。尊皇後柴氏為太後,讓她進入養老宮居住。同時大赦天下。

北漢王劉崇聽說周太祖郭威已經去世,十分高興地說:“郭威篡奪了我劉家的天下,我一直想要複仇,卻沒有找到機會。如今郭威已死,我沒有後顧之憂了。”於是立即派遣使者,帶著豐厚的金帛賄賂契丹,請求契丹出兵相助。契丹主於是派遣大將楊兗率領一萬騎兵,前來助戰。劉崇親自率領三萬人馬,向洛陽殺來。

邊關不斷傳來告急的消息,世宗柴榮得知後,召集群臣商議,想要親自帶兵抵禦。群臣上奏說:“不可。劉崇自從在平陽逃走之後,勢力衰敗,士氣低落,一定不敢親自前來。陛下剛剛登上皇位,先帝的陵墓還未修建完成,人心容易動搖,不適合輕易出征。隻需要派遣一位大將去抵禦就足夠了,何必勞煩陛下親自出征呢?”

世宗說:“不是這樣的,劉崇趁著我國大喪之際,輕視我年少新立,這次他一定會親自前來,我不能不去。”馮道極力勸阻,世宗說:“從前唐太宗平定天下,沒有一次不是親自出征的,我為什麼要偷安呢?”馮道說:“不知道陛下能否成為唐太宗那樣的人?”世宗說:“以我軍的強大兵力,打敗劉崇就如同推山壓卵一樣容易!”馮道說:“不知道陛下能否像山一樣穩固?”世宗聽後很不高興。隻有王溥勸世宗出征。這場戰爭的勝負究竟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