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唐天子開科取士(1 / 1)

話說唐朝的懿宗皇帝之後,皇位傳到了他的第十七代子孫手中,這位新登基的皇帝便是僖宗。僖宗名為李儇,是懿宗最小的兒子。當時他年僅十三歲,在宦官劉行深和韓文約的擁立下,登上了皇位。新帝即位,定都長安,將年號改為乾符元年。

在僖宗第一次設朝聽政的那天,宮廷中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清晨,頭戴紅巾的衛士們高聲報曉,宣告著新一天的開始,那清脆的報曉聲在宮廷中回蕩,打破了夜的寂靜。與此同時,掌管皇帝服飾的尚衣局官員,小心翼翼地將華麗無比的紫雲裘呈獻給僖宗。僖宗身著這象征皇權的華服,在眾人的簇擁下,緩緩走向朝堂。

當巍峨的宮殿大門緩緩開啟,那宏大的氣勢仿佛九天之上的天門洞開。來自各個藩國和部落的使者,身著他們本民族的特色服飾,與大唐的文武百官一同,在朝堂之上整齊排列,恭敬地向坐在龍椅上的僖宗行朝拜之禮。陽光透過宮殿的窗欞,灑在那象征皇權的冕旒之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

隨著日頭漸漸升高,陽光照在朝堂兩側的掌扇上,光影搖曳。殿內香煙嫋嫋,那淡淡的煙霧仿佛也在圍繞著僖宗的龍袍飄動,給整個朝堂增添了幾分神秘而莊嚴的氛圍。朝會結束後,群臣們有序地退出朝堂,他們身上佩戴的玉佩和腰間的環佩相互碰撞,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那聲音在鳳樓周圍回蕩,久久不散。

朝堂之上的熱鬧景象漸漸平息,僖宗看著眼前的群臣,臉上露出了一絲憂慮。他緩緩開口問道:“如今天下一片荒蕪,百姓生活困苦,各地反叛不斷,朕該如何治理才能讓天下重回太平呢?”僖宗的話音剛落,隻見人群中走出一人,此人正是佞臣田令孜。田令孜在朝中權勢極大,總督著三省六部,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都要看他的臉色行事,可以說是文官中的領頭人物,武將中的核心領袖。

田令孜向前一步,恭敬地行了一禮,然後說道:“陛下,臣聽聞如今天下荒蕪混亂,賊寇如同蜂群一般紛紛興起。如今的世道,男子們不得不放下農具,拿起刀槍,一邊種田一邊防備賊寇;婦女們也穿上了盔甲,為前線的將士們運送糧草。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主要是朝中文官缺乏清正廉潔之輩,武將中缺少勇猛善戰的將領。臣鬥膽懇請陛下開設文武兩個選拔考場,麵向天下選拔有才能的文人和勇士。讓這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入朝為官,成為統兵將領,去討伐賊寇,安撫百姓。如此一來,太平盛世很快就能夠實現了。”

僖宗聽了田令孜的這番話,覺得很有道理,便欣然準奏。當即下令,第二天就在長安城各處張貼皇榜,廣招賢才。這皇榜一經張貼,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巨石,激起了千層浪。天下的舉子們,無論是飽讀詩書的文人,還是身懷武藝的勇士,都紛紛收拾行囊,踏上了前往鹹陽的路途。他們心中都懷揣著一個夢想,希望能夠在這次選拔中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施展自己的抱負。

這一次的招賢之舉,在天下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那些潛藏在民間的英雄豪傑們,心中的熱血被再次點燃。他們都期待著能夠在這新的機遇中嶄露頭角,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為這動蕩不安的天下,帶來一絲希望的曙光。一場改變無數人命運的選拔即將拉開帷幕,而大唐的命運,也在這風雲變幻中,悄然發生著改變。誰能想到,這看似平常的一次招賢,又會引發怎樣的波瀾,又會讓多少人的命運從此交織在一起,成為曆史長河中一段驚心動魄的篇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