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沒什麼事,應林、林昭然睡到中午。要不是林冬明來蹭飯,兩人還能繼續睡下去。
“應林、然然,今年來不及,明年你們把婚禮辦了吧。”
“爸,沒問題,你受累點,幫我們籌備,到時間你通知我倆回來走個過場。”
“想得美,自己辦去。”
“叔,咱這邊有什麼規矩。提親、聘禮、選日子。提親的話,本來應該父母來提親,我爸媽一直生活在農村,沒有走出過我們那個縣,不會講普通話,可以找位德高望重的人代替嗎?日子由您幫忙定。”應林很想早點把婚禮辦了,免得再有亂七八糟的人追然然。
“確實需要好好規劃一下。我仔細梳理好,再告訴你。”
應林炒菜,林昭然幫忙洗菜。林冬明自顧自在書房看書,嶽父享受點特權,享受女婿巴結。
吃完飯後閑聊。
林冬明談起單位同事、同學朋友在談論,‘倒退十年,富的還是這些人,窮人還是窮人’,聽起來很不是滋味,想想現實如此,無可辯駁。
應林把自己想法說出來,“我覺得需要從產生這種想法的背景來探討。當前貧富差距拉大,典型從衣服來看,以前衣服差不多,沒有明顯差別,現在你穿的衣服我卻買不起,那就有了紅眼病。如果錢來路很正,那也沒問題,先富起來的人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問題在於先富起來的人鑽空子發財。財產來源解釋不清,於是隻能用這種拙劣的哲學思辯來掩蓋欺騙。”
林冬明點點頭,“接著說。”
“很多地方製定嚴格限製政策,這個你不能做,那個你不能做。有一小部分人有條件有手段,讓人不敢管,突破限製,相當於壟斷資源,更不用說很多涉及犯罪。造成極其不公平,鑽政策漏洞,大眾肯定不會心服口服。用這種思辯告訴大眾,即使重來一遍,你也沒有膽子,沒有資源可以翻身。”
林冬明歎口氣,“潛台詞就是你要有膽子,你也這麼幹。以後大家會不會以鑽政策空子為榮?”
林昭然幽幽地說,“問題在於誰能夠放出這種聲音。放這種話的目的在哪裏?恐怕不在於說服大眾,而是灌輸給領導。以後政策要被突破成千瘡百孔。有點任由發展的意思。”
林冬明、應林沉默不語,林昭然一針見血,能夠發酵到讓應林聽到,在社會流傳甚廣,覆水難收。以後道德估計沒什麼約束力。
應林安排高明誠到SH上班,主要研究移動通信技術消費前景及考察廠商。尊重高明誠意願,離開傷心地,到SH發展。理由BJ通信研究集中在科研院校,長三角通信企業較多。
張建華負責打理股票申購證,告一段落後準備讓他尋找一些可投資企業。高明誠主攻專業方向,隻接觸通信行業廠商。張建華則發散思維,有發展前景企業都可以接觸研究。
林昭然鬆口萬隆擔保貸款,李、廖、林家話事人鬆一口氣。麵對林昭然提出隻能用百分五十擔保額,討價還價,希望能夠提高到百分八十。
“你們真這麼確定,資金使用效率比萬隆高,能夠賺得比萬隆多?資金使用是有機會成本,投放到利潤率最高的行業才是明智選擇。過多擔保,會影響萬隆發展。現在有嘉郎作為現成的例子,以一年為限,到時我們再核計。”
李、廖、林家話事人勉強同意百分五十限額。
應林、林昭然、廖文化、李濱一行四人到應林家鄉。焦仁和親自到火車站迎接。焦仁和看到應林,臉色倏然變了一下,隨即笑容滿臉迎上來打招呼。林昭然眼尖,和焦仁和解釋,她和應林是打醬油的,要回家剛好與文化做伴。林昭然瞬間下定決心不參與此項目,焦仁和讓出部分利益給廖文化,增加一個人不夠分。林昭然直覺非常好,應林觀察不到焦仁和臨場反應,就沒有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