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怒濤狂湧(2 / 3)

正就此時,遠處又一胡人冒著大雨趕來。雨很大,幾乎快要睜不看眼睛了,然而等次胡人臨近之時,他身下呈棗紅色的高大威猛的駿馬卻更讓人望而生畏。

此時,聽得契丹騎兵歡喜不已,口中笑道:“哈哈,好啊,魔煞門的高手來了。”

棗紅色的馬越逼越近,在鄰近十丈左右時,馬背上的人如飛狐一躍,翻身跳起,落在了皇甫遇前麵。地麵之上雨水雖大,可是此人落地,並未濺起絲毫水花,落地時更是沒有半點聲響,簡直若同羽毛飄到地上一般,不過羽毛飄落到地麵之上,也不會有如同閃電般的速度。

皇甫遇冷眼相視,發現此人瘦弱麻杆,雖然身形高大,像是將正常人拉長了一般,身形甚是奇特,尋視他的麵部,發現他的眉骨突出,好似一座小丘,眼珠子內陷,目光亦很是深邃。他的整個身體就是一堆幹柴一般,似乎是骨架上麵包著一層皮囊,甚是嚇人。不過更讓皇甫遇懼怕的是,這人身上內功深不可測,渾身彌漫著一層熱氣,讓他呼吸不暢,愈發急促。

皇甫遇大罵道:“你是何人?隻管來的好,皇甫家的殺胡刀法就殺你開刀。”

此時,聽得一側的契丹騎兵捧腹大笑,似乎是在笑皇甫遇的無知:“真是放肆,他可是魔煞門第三代傳人镔鐵十三鷹中的六鷹李驍,可是镔鐵十三鷹中最為厲害的人物,居然這樣跟他說話,真是活夠了。哈哈……”

李驍聽到周旁之人的稱讚,甚是滿意,微微笑了笑,又衝著皇甫遇道:“為了克製中原武學,魔煞門受我主之托,特來南下。今次,先拿你的殺爹刀法試刀。”

皇甫遇常年和契丹交戰,對於契丹高手,也略知一二,镔鐵十三鷹的大名更是如雷貫耳,不過他並不懼怕,本來想多殺幾個胡人陪葬,這下殺不得更多,不過也有躺在地上的四十九人陪葬了。

他勇者無懼,又揮起寶刀,朝李驍砍去。他先是一招趕鴨上架,又迅速跳起,反身出刀,劃出一招“反劈陰山。”他的淩厲的刀法雖然將李驍逼著跳起,可是在他使出“反劈陰山”之時,李驍卻早已將腳提到了他的麵前。皇甫遇甚是吃驚,自己這兩招連環夾擊曾連殺契丹將帥,可是在李驍麵前卻成了鬧市雜耍之技了。不過更讓他無法忍受的是李驍居然將腳收回,沒有傷他,反而像是貓在抓到耗子之時,跟其玩耍一般。皇甫遇焉能忍受這種欺負,待落地之後,又出一招“主王讓步”,稍稍後退,腳踮地麵,稍稍跳起,俯身出刀,使出一招“割地求和。”李驍仰麵弓腰閃躲,刀尖從他的鼻梁劃過,不過他依舊沒有出招。皇甫遇甚是吃驚,雙腿一麻,跪倒在地,不過他又迅速出刀左提右下,使出一招“呈折拜父。”李驍卻又躲過此招,反而如靈蛇捕獵一般,迅速出擊,形如枯木的右手架在了皇甫遇的腦門前,不過他又收手了。皇甫遇連番攻擊,在李曉麵前,好似孩童雜耍,曾經連殺契丹勇士的刀法根本沒有了傷人之力。

且說這殺胡刀法,本是皇甫遇在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之後所創,既是為了在戰場上多殺胡人,更是為了提醒自己,莫忘國恥。他隻會在胡人麵前使出這種刀法,即為一瀉不快,又為躲避殺身之禍。

現在,他在契丹陣中所向披靡的刀法在身受重傷,麵對強敵之時,根本無用武之地,反而成了戲子弄棒。他也知道,自己已經是強弩之末,難以支撐,若是再跟李曉對戰,免不了受辱,便生出了殉國之念。他將寶刀架在肩上,依然如天柱山一樣屹立而不倒,朝天大呼道:“皇甫遇會死,中原多如牛毛的英豪絕不會忍受胡寇之辱,幽雲十六州的節度使更不會。”隨大笑三聲,刎頸而亡。

然而,他卻始終如天柱山一樣屹立著,遲遲未曾倒下。契丹騎兵雖看到他刎頸自裁,可遲遲未倒,甚是畏懼,站在遠處,朝他不斷放箭。轉眼間,他屍身前麵背著上百隻箭,前重後輕,終於倒下了。契丹騎兵自是麵麵相覷,爭相慶喜。李驍亦覺得他對皇甫遇做的有點過分,雖將他的屍首帶到了城中,找人殮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