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一章 怒濤狂湧(1 / 3)

群俠共醉錄第一部:俠領風騷(篷雨)

人性本色,同仇敵愾,一成十百,磐石雖堅,若各懷鬼胎,亦成散沙一盤。亂世紛爭,天下苦戰已久,惟心向百姓之俠之大者,方可一呼百應,號令天下,同仇敵愾,無堅不摧。雖為民請命的大俠時有出現,然想要在亂世之中,力挽狂瀾,非一人之力可為,直到明君降世,聖主施恩……

此處,南距滄溟,西連太行,東放碣石,北負長城。海風襲來,狂怒的大浪滔天而起,好似飛瀑衝天逆上,宛若一道道銀色珠簾擊空拉出,迸發出悲憤的喘息。此時,天空依舊昏暗,遠處的海麵漸漸亮了起來,可遲遲看不到日出的景色。轉眼間,遠處滾滾紅霞被陰雲壓了下去,通體烏黑的大船似乎和天際成了同一種色澤。這兒,正是薊州岸口。不過此時的薊州,早就被後晉開國皇帝,“兒皇帝”石敬瑭拱手割讓給了契丹王耶律德光,已經從中原的版圖上消失了。

忽然間,遠處成群結隊、身著錦衣的人蜂擁而至,擠著上船。朝後尋去,他們身後有無數衣著怪異,脊背彎弓,腰配彎刀,麵目凶煞的胡寇騎兵追著,聽得他們口中喊道:“留下免死……”

騎兵越逐越近,馬蹄聲越來越響,好像剛才空中劃過的雷鳴聲一般,震耳欲聾。

船頭之上,站著一位腰配寶刀,身著鎧甲的黑麵將軍,在他身旁,站著一位身著蟒龍錦袍,上麵亦套著盔甲的黃臉漢子。看到這種情形,黑麵將軍拔出寶刀,站在船頭,振臂高呼道:“傳令下去,趕快起航。我先將這胡寇殺個一千八百,一展不快,再護送你們南下。”

這位黑臉大漢正是晉國大將皇甫遇。黃臉漢子乃是他的堂弟皇甫深。此次,契丹南下攻晉,他大破契丹,一路悄追至此,隻為接他好友及其親屬家人離開幽雲十六州,免受契丹外族統治,隻可惜現今事敗,引來契丹人的追擊。

皇甫遇飛身上前,鋼刀左劈右砍,馬匹胡人盡數被割傷砍死,橫屍暈死在地,鮮血成渠,如蛇形一般,徐徐朝下,正所謂寶刀映血寒!

在他的掩護之下,多半人都上了船,然而,正所謂雙拳難敵四手,契丹騎兵左衝右入,不但將皇甫遇割的遍體鱗傷,更將未曾登上船的男女老少,盡數屠殺。

電母磨牙,閃電劃空,呲呲作響;雷公震怒,吼雷轟鳴,響叫摧聾;龍王垂淚,飛瀑淚簾順天衝下。天越壓越暗,雨越下越大,即使雨水將鮮血衝進了大海之中,也難以將沙灘上的屍首滋潤還陽。

就在此時,鋼錨被拉起,船離開了岸口。皇甫深站在船上,朝皇甫遇大喊道:“大哥,趕快過來,船要離開了。”

皇甫遇將寶刀插在沙灘之上,借著寶刀的力量,勉強站著,仰起頭部,讓雨水刷淨了嘴角的血漬,將眼睛瞪的像雞蛋般大,看著圍在他周圍的契丹騎兵,同時,朝船上大聲吼道:“人固有一死,你們可以逃,我皇甫遇絕不會逃避,不能收複幽雲十六州,一洗恥辱,唯有用滿身鮮血,戰死殉國。”

皇甫遇其音之洪亮,更甚頭頂響雷,在周近回蕩,遲遲不退。他從腰間解下一個縫補過的酒囊,使出渾身之力,屹立在寶刀麵前,將酒囊打開,長飲一口,將其高高拋出,趁著契丹騎兵的注意力在酒囊之上,又拔出寶刀,大喊一聲:“胡寇且安坐馬上,讓爾等吃吃我皇甫家的殺胡刀法的厲害。”話音未落,他又朝契丹騎兵殺去。

皇甫遇已經身受重創,渾身是傷,殺胡刀法就是他特地為了克製契丹騎兵所創的刀法,然而這種刀法須是輕功較強之人才能使出其威力,而現在,皇甫遇本身就受到重創,所使的主王讓步,反劈陰山,藏刀退馬這三招殺胡刀法中最厲害的招式,隻能使出其三成威力。不過即便是三成威力,又將十三位契丹騎兵砍倒在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