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電影業準入再發新令(2 / 3)

問:與境外資本合資、合作成立的電影製片公司,在權利與義務方麵,和國有及境內獨資、合資公司有什麼不同?

答:第43號令明確規定,按照該規定成立的國有、非國有電影製片公司或與境外資本合資、合作成立的電影製片公司,依照《電影管理條例》,享有與國有電影製片單位同等的權利和義務。也就是說,不同主體成立的取得《攝製電影許可證》的電影製片公司,在權利與義務方麵是同等的,沒有區別。按照《電影管理條例》規定,電影製片公司享有如攝製電影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作本單位攝製的電影片的複製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在全國範圍內發行本單位攝製並被許可公映的電影片及其複製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出口本單位攝製並許可公映的電影片及其複製品等權利,同時承擔按照《條例》規定製作電影片、保證電影質量、將影片提交政府審查、參加年檢等義務。

問:按照您剛才的介紹,總局對電影製片業已經做了一係列規定,對電影放映業務又有什麼樣的政策?

答:為了繁榮電影放映業,第43號令也充分體現了對電影放映業務的扶持。對內主要是鼓勵境內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個人投資建設、改造電影院,對外則要求外商投資電影院須依照2003年廣電總局、商務部、文化部聯合發布的《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進行管理,如注冊資本不少於600萬元人民幣、合營中方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51%、試點地區的合營外方及港澳服務提供者的投資比例可達75%等等。最近,我們還準備進一步放開港澳服務提供者的投資比例。

還有就是鼓勵境內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及個人依照《電影管理條例》在全國農村以多種方式經營電影發行、放映業務,在城市社區、學校經營電影放映業務。按照《電影管理條例》,從事全國農村16毫米電影片發行、放映業務的單位,隻需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手續,並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行政部門備案即可。

問:具體到電影院線製改革呢?

答:影片發行是影片進入市場的中間環節。減少發行層次、拓寬發行渠道、降低發行成本、打破發行壟斷是電影發行改革的重要目標。為打破以前電影按行政層級設置發行機構層層發行的機製,我們從前幾年開始就大力推行院線製改革。院線製是由一個發行主體和若幹影院形成組合,實行統一品牌、統一排片、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的發行放映機製,是國外普遍采用的、比較成熟的電影發行放映體製。實行發行放映院線化,有利於改變條塊分割、行政壟斷、多級發行的弊端,促進電影的跨地區發展。

第43號令進一步完善了院線製改革的有關內容,允許電影院線公司以緊密型或鬆散型進行整合。鼓勵以跨省院線為基礎,按條條管理的原則進行重新整合,但不允許按行政區域整體兼並院線,這主要是為了避免造成新的發行壟斷。所有的院線整合都必須報廣電總局審批。此外,還鼓勵境內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不包括外商投資企業)投資現有院線公司或單獨組建院線公司,特別是組建少年兒童電影發行放映院線,這也是落實中央關於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綱要的一項重要舉措。

問:如您所說,《外商投資電影院暫行規定》雖然明確規定了在電影院的投資建設中合營中方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不得低於51%,但對部分試點城市的合營外方的投資比例卻可放寬到75%。那麼在合資、合作的電影製片公司中,外方是否也可以處於控股地位?

答:不行。第43號令明確規定合資、合作設立電影製片公司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外資在注冊資本中的比例不得超過49%,也就是說中方必須控股。因為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是電影節目內容,而電影院隻是硬件建設。

問:鑒於前期在影院建設方麵對外資的開放,一些外方資本已經通過多種方式滲入到國內的院線中來。如在華納與上影集團“上影華納影城”的合作項目中,華納已獲得其中部分影城的控股權,而這些影城將全部加入聯和院線。華納的這些舉措是不是表明廣電總局已經為外資在中國境內組建院線打開了綠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