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通過引入“生態課堂”,彰顯學生的主體性
生態課堂的引入勢必將更大範圍的彰顯師生的主體性。下城區經過數年的摸索,在全區範圍內大力倡導開展“生態課堂”的建設。在生態課堂的理念下,學生的義務與權利勢必得到統一,教師角色勢必將發生根本性的變革。
情趣交融整體感悟——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2009年11月23日下午,下城區區小學英語教師齊聚一堂,與杭州各區縣的教師們一起,圍繞“情趣交融,創設多元語境;整體感悟,篇章整體教授”的主題,共同探討小學英語篇章教學的有效教法與創新途徑。此次活動中,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通過童話劇等方式,將課堂學習的權利還原給了學生。
英語童話劇可謂“小”節目,“真”生活。大成實驗學校展示音樂劇片段The Sound of Music,明珠實驗學校展示說唱Illnesses,東園小學展示課本劇The Wolf is coming,勝藍小學展示課本劇A Big Orange。孩子們扮演劇中人物,大大方方地用英語對話,語音語調,身勢語惟妙惟肖,博得了場內老師們的陣陣掌聲與會心笑聲。
英語學習的初衷就是讓英語語言回歸生活,運用於生活。學生通過飾演劇中各種角色來演繹生活,且通過這一活動將英語學習與自然習得建立起有效連接,從而實現了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的目標。
另外,來自東園小學的田遠斌老師神秘異常地帶著孩子們走進了Lucky or Unlucky的故事,故事語篇圍繞一隻快要失事的熱氣球以及氣球上快墜落的Mike and John,要學生們邊與老師做“幸運與不幸運”的遊戲,邊帶著大膽的猜測與想象,觀圖、說故事,針對性地投入第三人稱單複數將來時的學習,最後讓孩子們結合圖片將整個故事以小組、個人和全班參與的形式複述出來,達到整體感悟故事的效果。
來自青藍小學的祝海燕以腦力激蕩的“頭腦風暴”開始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圍繞In a dark,dark town這一主題,讓孩子們在說詞語,說句子,說片段中大膽猜測,最後每位學生敘說一個充滿遐想的情景故事。授課教師從“關注學生情感、激發學生已有認知、促成學生知識與能力的發展”的理論高度實施教學。全麵關注學生且高度有效的小組合作是篇章教學的精彩一筆。
1.學生權力的回歸
生態課堂提倡義務與權力的統一,要求首先把生態課堂的主因子——學生應該享有的權利還給學生。所謂權利,至少包含如下五項權利。
(1)自由表達與展示的權利。從生態課堂的實際來說,自由表達思想、情感、觀點、意見、看法的權利是最為基本的權利。把課堂的話語權交還給學生之後,教師才能讓每一個首席生態因子充分活躍起來,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2)隨時質疑和爭辯的權利。圍繞學習內容與問題的解決方法、途徑等事項,每個學生都可以表達自己不同的立場、觀點和意見,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實現思想交流,方法互補,智慧碰撞,多元學習,多重提高。
(3)自選學習內容和安排活動的權利。生態課堂應允許學生走出自己不感興趣的、已經學會的知識之外。重新選擇自己的學習內容,甚至可以走出課堂。
(4)偶爾出錯或“越軌”的權利。生態課堂尊重學生,尊重人權,尊重學習規律,允許學生在嚐試錯誤或失敗之後不斷進步。
(5)自我評價和同伴評價的權利。生態課堂中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同伴互評的方式。隻要這些權利落實到位了,學生在生態課堂學習的地位就得到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