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強國是怎樣煉成的(4)(2 / 2)

目前日本的製造業在世界上名列前茅。除家電外,日本的機床、工業機器人、半導體裝置、鋰電池、液晶顯示器、CD—ROM驅動器裝置等的銷售迄今仍在世界市場上穩居第一。日本的汽車年產超過1000萬輛,居世界首位,汽車業不僅成功地維持了世界第一流的生產水平和質量水平,而且環保型汽車的開發方麵遙遙領先。作為日本傳統強項的家電業的內涵也正發生深刻變化,可再生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家電已經成為日本家電業的主力產品。

8.被隱藏的實力——那些安靜的巨頭

說起日本的實力,可能很多局外人都是泛泛而談,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一些表麵上的東西。但真正的日本實力卻是被隱藏起來的,當他們需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力量時,我們會震驚於日本原來如此的強大。

東芝、鬆下、旭硝子、日立、三菱、本田、豐田……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其中任何一個拿出來,都可以在世界500強中占有一席之地,並且還是排名非常靠前的。這些不聲不響的企業,不僅僅為日本貢獻著大量的社會財富,解決著日本國內的就業人口的生計,更重要的是,他們本身所擁有的科技實力,足以支撐日本穩坐科技強國。

(1)全球最大的核電設備製造商——東芝

日本東芝是一家在全球各地擁有300多個子公司、16萬多名員工的世界著名的大型綜合性跨國集團公司。

東芝起源於1875年田中久重創建的田中製造所與1890年創業的東京電氣公司,最初生產的產品是無線通訊機。1893年,田中製造所改稱芝浦製作所。1939年,東京電氣公司與芝浦製作所合並組成東京芝浦電氣公司,簡稱“東芝”,成為當時最大的電機企業。20世紀50年代,日本經濟正從戰後的混亂中走出來,進入高速成長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依靠美國壟斷資本的扶植,迅速恢複和發展,朝鮮戰爭是東芝飛速發展的良機,70年代轉型大力發展原子能、海洋開發和宇宙開發等產業。東芝公司在國內擁有27座工廠、23個分支機構和12個實驗室;在國外有27個辦事處、53個子公司、9個分公司。

東芝的業務範圍十分廣泛,從信息處理、通信係統到工業機械領域,從電子元件和材料、家電機器、娛樂軟件到工廠工程,幾乎無所不包。在半導體產業領域,東芝是僅次於英特爾的全球第二大供貨商。在筆記本電腦領域東芝連續7年銷量雄居全球第一,近10年以年均15%的幅度增長,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業企業中位居第29位。

東芝最讓人感到震驚的不是它在電子業的領先,而是全球最大核電設備製造商,擁有強大的核電設備製造能力,一旦有必要,這種民用技術可瞬間轉化為軍用技術,換句話說,雖然日本目前還不擁有核武器,但隻要它想,能在三個月內立馬製造出可用於實戰的核武器,這才是東芝之於日本的戰略意義。

(2)電器巨頭鬆下

鬆下電器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電器企業,也是日本電機行業的絕對老大。按銷售額排列,在世界工業企業中排第8位,1994年便位居世界最大500家企業的第17位。到2007年時已經位居世界500強的第19位。

鬆下電器的前身是其創始人鬆下幸之助個人在1918年創立的鬆下電器具製作所,初期隻會生產簡單的插座,後來開始自行設計車燈,1927年研製成功自己的產品一一電熨鬥、電熱器,從此走上了電器製造的路。1929年電器具製作所正式改名鬆下電器製作所,到了三十年代就成為很有實力和前途的無線電廠家。二戰期間公司由民用轉為軍工生產,戰敗後受到美國的強烈指控和壓製措施,公司麵臨解散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