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強國是怎樣煉成的(3)(1 / 3)

5.新農村,日本的伊甸園

美國總統卡特訪問日本,坐新幹線從北海道到九州,從北到南跑了大半個國家。一路上卡特看見的是秀美的風光和嶄新的柏油路,還有一座座漂亮的別墅般的建築,掩映在青山綠水之間。訪問結束時,卡特不禁發出自己的疑問:“怎麼沒看見你們的農村?”日本的陪同人員告訴他:“您看到的大部分都是農村!”一句話驚住了絕對見過世麵的美國總統。

日本農村簡直就是世外桃源,日本農民簡直就是天底下最舒服的農民。難怪連美國總統都驚訝不已。

在日本,你要找一個傳統意義上的農村,肯定要失望了。因為日本所有的村莊,哪怕隻有三五戶人家的小村落,都通上了現代化的公路,而且一直延伸到家門口,村裏的基礎設施應有盡有,郵政信箱、公用電話亭、超市,稍大一點的村莊甚至還有籃球場、遊泳池和電影院。農村的道路與城市的規格完全一樣,不僅鋪裝正規,連各種道路標誌,道路線都畫得幹幹淨淨,一有脫落立刻就會畫上新的。農村公路也不是我們認為的土路,而是清一色的柏油路麵,而且和城市一樣都標有人行橫道和方向指示牌,外地人根本分不清這裏究竟是農村還是城市。而且日本農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無論哪個村都特別幹淨整潔,根本看不到農村常見的混亂景象。中國農村隻要靠著公路的,在秋收季節經常會看到公路上堆滿了剛收獲的莊稼,幹什麼呢?

就是為了讓過路的汽車碾壓莊稼,省去了他們自己碾壓的麻煩。每次想起這個情景都忍不住一笑,覺得中國農民真有一套生活的智慧,不過這種行為在日本可是要吃官司甚至坐牢的。日本人也跟中國一樣有在房屋外堆柴火的習慣,但隻在自己房屋外麵,而且他們堆柴火不用稻草,用的是樹枝,為的是冬天取暖。稻草一般都送去加工廠做成了有機肥料,真是又經濟又環保,一舉兩得。所以日本農村就看不到燒稻草時的炊煙四起,他們已經全部用上了天然氣。

隨便進入一戶人家參觀,你會發現他們的農家比很多城市人家還要舒服得多,家裏的現代化電器應有盡有,家家都有汽車,有的人家還不止一輛車,通常有一輛乘用車,那是出行用的,還有一輛客貨兩用車或者純貨車,為了往返田地和家時攜帶農具的方便。房子寬敞,四麵透風,傳統的榻榻米在客廳也有,那是為了招呼客人的。日本的房屋建築基本不用磚做材料,而是日本人特別發明的一種混合式建築材料,很輕薄很耐用。這種建築材料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當發生地震時,房屋不會解體,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人身安全。因為日本多火山地震,日本人生活中遇到的地震頻率之高世界罕見,平均每天日本各地都有地震的新聞報道,不過都是些小級別的地震,基本傷不到人。日本人說起地震來簡直就像家常便飯一樣,毫不驚訝!

日本農民已經基本見不到手工種地的景象了,小型機械已經普及到了所有農村。反正日本的農田麵積都不會太大,用機械播種收割,個把鍾頭搞定。間或有機械夠不著的邊邊角角,才有人過去補種一兩棵苗。因為生產效率高,所以平時的日本農田裏基本上是看不到什麼人的,偶爾有個把人在那閑逛,也是為了活動身體。

日本的農村環境保護得非常好,基本沒有那種塵土飛揚的地方,要麼種田,要麼住人,要麼就是那種一看都有很久了的密林。那種自然的樹林一看就沒有經過砍伐,植被非常茂盛,顯然不是人工種植的。田地和房屋之間合理安排間距,房屋距離公路最多50米,既方便下地幹活,也方便居住生活。日本人從來不亂砍自己國家的樹林,這種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深入到了所有日本農民的心裏。日本人用的一次性筷子都是從中國進口原木,運回日本製造,然後一部分再返銷中國。他們自己用完的一次性筷子不舍得扔,都集中起來送進了工廠,搗成紙漿後生產衛生紙。

日本農村的房屋可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磚瓦房,而是清一色的別墅式建築,房前有很寬敞的院子,足以停下四五輛車,房後有花園、菜地。圍繞房前屋後的是一條條整齊的排水溝,生活汙水都從這裏流走了。在日本農家門口你幾乎看不到任何垃圾廢物,所有的廢物都會被分類裝在垃圾袋裏,有專人負責清運,有機物送到附近工廠加工成肥料,無機物和其他不可再生的廢棄物送到垃圾處理廠,或焚燒或填埋。如果有機會親自去日本看看的話,建議你仔細觀察一下日本農家門口的排水溝,那裏居然流的是清澈的泉水,幾乎看不到什麼雜質或常見的廢物,可見日本人的環保意識可謂深入人心。日本人能做到人人自覺遵守,根本不需要政府派個戴紅袖章的人來檢查督促。這與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