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2月16日,中國共產黨派出由周恩來、董必武、王若飛、葉劍英、吳玉章、陸定一、鄧穎超七人組成的代表團飛抵重慶,出席政治協商會議。從12月27日開始,中共代表周恩來、王若飛、葉劍英同國民黨代表張群、王世傑、邵力子舉行談判,並以書麵形式提出無條件停止內戰的方案。經過四輪磋商,雙方簽訂了《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協議》,並決定由張群、周恩來和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組成軍事三人小組,商定具體執行辦法。經馬歇爾多次斡旋,1946年1月10日,雙方代表正式簽訂停戰協定。這個協定包括四個文件,即《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的命令》《關於停止國內衝突命令的了解事項》《國共雙方關於建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的協議》《國共雙方關於停止國內軍事衝突、恢複交通的命令與聲明》。張群、周恩來、馬歇爾在前兩項文件上簽字。張群、周恩來在後兩項文件上簽字。為了落實停戰協定,在軍事三人小組之下設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由國民黨政府代表鄭介民、中共代表葉劍英、美方代表兼召集人羅伯遜(時任駐華代辦)組成。執行部向各地派出36個小組,每個小組由三方各派一名代表組成,負責監督停戰和恢複交通。同一天,毛澤東和蔣介石分別向各自統率的軍隊發出停戰令,宣布自1月13日午夜起生效。
國共兩黨簽訂的停戰協定,為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掃除了障礙。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開幕。出席會議的有國民黨、共產黨、民主同盟、青年黨和無黨派人士的代表38人。經過激烈爭論,會議通過了《政府組織案》《和平建國綱領》《軍事問題案》《國民大會案》和《憲法草案案》五項協議,核心是改組政府。這五項協議盡管同中共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相距甚遠,卻接近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國、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是對國民黨一黨專政的獨裁統治和反人民內戰政策的否定。
對於政協協議,共產黨是熱誠歡迎並認真履行的。政協會議閉幕第二天,即1947年2月1日,中共中央在《關於目前形勢和任務的指示》中就指出:由於這些決議的成立及其實施,國民黨一黨獨裁製度即開始破壞,在全國範圍內開始了國家民主化。這就將鞏固國內和平,使我們黨及我黨所創立的軍隊和解放區走上合法化。這是中國民主革命一次偉大的勝利。從此中國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設的新階段。中國革命的主要鬥爭形式,目前已由武裝鬥爭轉變到非武裝的群眾的與議會的鬥爭,國內問題由政治方式來解決。黨的全部工作,必須適應這一新形勢。同時提醒全黨:中國民主化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長期的,要十分注意陣地的保持與繼續取得,練兵、減租與生產是目前解放區三件中心工作。
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具體研究了同國民黨合作建國,參加改組後政府的人選等問題。會議決定,毛澤東、林伯渠、董必武、吳玉章、周恩來、劉少奇、範明樞(或彭真)、張聞天參加國府委員會。
周恩來、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飛參加行政院,力爭周恩來任副院長。
二、從自衛戰爭到人民解放戰爭
與共產黨的所作所為相反,國民黨一開始就反對政協協議。盡管他們被迫在政協協議上簽了字,但其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階級本性,決定了他們必然要幹擾和破壞政協協議,以達到通過內戰來維護獨裁專製的目的。於是,在政協開會期間,重慶發生了國民黨特務衝擊政協演講會的滄白堂事件,以及國民黨軍警搜查民盟政協代表黃炎培住宅的惡性事件。政協會議後,國民黨特務又搗毀重慶各界慶祝政協勝利閉幕的會場,打傷郭沫若、章乃器等民主人士多人,製造了較場口事件。
同時,衝擊重慶的中共《新華日報》和民盟《民主報》營業部,毆打兩報的工作人員。更有甚者,他們以暗殺手段,在昆明先後殺害了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樸、聞一多,在西安殺害了杜斌丞。國民黨軍警還在北平搜查軍調部中共人士滕代遠的住宅,並搜查新華社北平分社和解放報社,拘捕四十多名中共方麵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