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杜聿明邀蔣介石進入地圖室左側麵的房間,二人密議。見此情狀,何應欽、顧祝同都沉默不語,麵無表情。
過一會兒,蔣、杜二人出來,蔣問大家還有什麼意見。出席人員都不說話。蔣於是宣布散會。杜聿明當日返回徐州。
12月1日,空軍向蔣介石報告:徐州的國軍已撤出。因為徐州國軍移動,向蚌埠進攻的共軍停止進攻,淮河情況趨於穩定。
蔣介石遂讓第十二兵團副司令胡璉來南京。
胡於l日到京並見了蔣介石。見過蔣介石後,胡璉對好友郭汝瑰說:“總統要我飛往雙堆集,協助黃維指揮。我認為做人應當‘臨難勿苟免’,準備明日清晨試飛,你看怎樣?”
“不知明日試飛能不能成功,進去也未知能否扭轉不利的局麵。”郭汝瑰內心不同意他去,但是不便明說,隻好這樣回答。
12月2日,郭汝瑰到蔣介石官邸彙報。談話中,蔣介石因淮河方麵的解放軍向北退去,國民黨軍徐州兵團已經蕭縣到達青龍集、瓦子口之線,認為情況樂觀。令郭汝瑰下命令要第一綏靖區部隊停止撤退。因昨日得該部報告,準備今日由淮陰退往揚州。
接到彙報後,郭汝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如果杜聿明避戰而不求戰,則可能在永城膠著,或者向西南方向潰退,這樣蚌埠方麵的情況會馬上轉向緊張。因此,第一綏靖區部隊及其所轄第四軍宜速撤退到揚州,才可能及時增強蚌埠或南京之防衛。
蔣介石沒有接受郭汝瑰的意見,仍要他下令第一綏靖區部隊停止撤退。但為時已晚,第一綏靖區本日終已撤退到了揚州。
蚌埠方麵,國防部以第五十四軍加入李延年兵團序列,令該兵團以一部掩護主力向羅集挺進,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這天,蔣介石因顧慮杜所率各兵團一意向西南方向逃走,消極避戰,乃於12時以親筆信空投給杜聿明,令杜乘共軍分離各個擊破之。
3日,蔣介石在官邸召開會議,根據空軍報告:以為永城為共軍占領,杜聿明部到永城東北8公裏未能先攻占永城。
針對這種情況,郭汝瑰極力強調杜聿明須求戰而不能避戰。
蔣介石說:“已經親筆寫信給杜聿明,要他乘共軍分離,先擊破其一部,戰機稍縱即逝,切勿遲疑。”蔣介石在給杜聿明的信中說:“應速決心於兩日內立即解決濉溪口、馬莊一帶敵部(不足4萬人)。此為各個擊破之唯一良機。如再遲延,則各方之敵必於三日內糜集弟部周圍,又處被動矣。此機萬不可失,切勿再作避戰遷回之圖。
弟南下15萬眾,皆聚集在吳集周圍地區,此最不利,應即分路前進,向敵出擊,否則臃腫滯延又將坐待被困矣。如欲占領永城,牽製敵主力,可派有力一部進占,切不可全部進取。據報馬莊之敵先頭今晚必可先我占領永城,則我軍又落後一著,若再以主力攻城,是最不上算。此時應決心覓敵之主力而殲滅之為唯一急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