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是上午9時,得到準確報告知道黃百韜兵團被殲後,蔣介石非常沮喪,在官邸來回踱步。11時,蔣介石在官邸召開會議,研究黃百韜兵團被殲滅後國防部應有的決策。與會的人士都主張退守淮河。但蔣介石認為打通徐、蚌交通,要待徐州東邊敵情明了,才能下令。
延至11月24日,蔣介石接劉峙、杜聿明、李樹正等來南京商量。這天下午14時,劉峙、李樹正先到,經研究同意:徐州以主力向褚蘭攻擊至時村、符離集之線;黃維及李延年兵團均向宿州進攻,3方協力南北夾擊,以打通津浦路的交通。
但16時杜聿明來到後,卻主張以第十三兵團擊退共軍,控製運河線後,再回師向南進攻。
這樣3方麵不協力,當然就使黃維、李延年兵團陷入孤立。
24日晚,蔣介石得空軍報告,解放軍4萬多人由大李集向宿縣、任橋、固鎮等地前進。這樣李延年兵團側背又受威脅了。由於李延年兵團側背可慮,劉斐等都主張令黃維兵團向李兵團靠攏。
蔣介石顧慮蚌埠方麵無人指揮,就於25日令顧祝同率第三廳副廳長許朗軒及參謀人員去蚌埠指揮。
當晚第三廳廳長郭汝瑰接到許朗軒電話,知道李延年兵團方麵,今日尚未發生戰鬥,而顧祝同已同意接受郭汝瑰曾經提出的建議:令黃維兵團於南坪集占領橋頭堡佯攻,掩護主力由澮河右岸向蘄縣集以東地區轉移,向李兵團靠攏。
不料26日空軍報告:黃維兵團退到南坪集東南之雙堆集,遭解放軍由蘄縣集、湖溝集各方麵的包圍。進至龍王廟、西寺坡一帶的李延年兵團,因華東野戰軍由徐州以東地區南下,側背威脅甚大,經顧祝同許可,即向後撤。
這樣黃維兵團就完全被困於雙堆集地區。蔣介石得知黃維兵團被圍後,起先認為該兵團尚有力量打破包圍,至少有力持久,以待徐州各兵團前往解圍。28日才知黃維兵團向南進攻,進展甚微,僅攻占葛家莊。固鎮方麵李延年兵團稱已以第三十九、第九十九軍退過澮河,向新橋、何集轉進,準備利用澥河向北防禦,並相機進出湖溝集方麵,策應黃維兵團之作戰。
蔣介石遂令李兵團沿澥河固守,令黃維兵團擴大防守地區待援。
當日並召集杜聿明來南京,商量由徐州南下解圍第十二兵團的辦法。彙報會在蔣介石官邸的地圖室召開。參加彙報的有何應欽、顧祝同、劉斐、侯騰和郭汝瑰及三廳二處處長賴成梁等。
杜聿明在會上說:“徐州各兵團沿津浦鐵路正麵進攻,進展甚微,且共軍已完成幾道預備陣地,如我軍繼續進攻,不過徒增傷亡,結果還是不能達到與黃維兵團會師之目的。”“那麼,由左翼或右翼包圍怎麼樣?”有人這麼問。“看情況也不會有效,首先應補足糧彈再說。”杜回答。蔣介石回過頭來問:“你說究竟怎麼進攻呢?”“最好以主力由雙溝經泗陽直趨五河,然後與李延年兵團會師北進,以解黃維兵團之圍。”杜回答。
“在港汊縱橫的地區運動,遭受共軍側擊時怎麼辦?”蔣介石、劉斐和第三廳參謀人員都不知杜這是說的假話,於是紛紛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