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張之洞主張不宜與俄簽約。漢口英國領事致函湖廣總督張之洞,勸告清廷不要應允俄國要求,否則各國將仿效俄國。張之洞立即致電軍機處,稱萬不宜輕易簽訂俄約。
山東惠民縣黃河決口合龍。
安徽蕪湖各國領事、各教堂及寄碇輪船均為李鴻章去世下半旗致哀。
奉兩江總督劉坤一的命令,杭州、嘉興、鬆江三地食鹽每斤加錢2文。
11月13日。清廷褒揚李鴻章,命其子經述承襲一等侯爵。
刑部尚書薛允升卒。
上海萬源祥行冒用德商商標遭禁。上海道台袁樹勳是日應德國總領事之請,以華商萬源祥行冒用德商順利肥皂牌號,嚴禁萬源祥行銷售。
11月14日。清廷調張百熙為刑部尚書,以葛寶華為工部尚書,張德彝出使英國,兼意大利、比利時欽差大臣。
11月16日。山東大學堂成立。本年,清廷下達關於興辦學堂的指令後,山東巡撫袁世凱速即擬定了《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提議先在各省省城建學一區,分齋督課其專齋即相當專門、大學。《章程》“辦法”規定:“考各國學製,必先由小學而後升入中學由中學而後升入大學,此通例也。現各屬應設之小學、中學堂難以驟成,而省城之大學堂又勢難久待,隻得就大學堂內區分三等:一備齋,習淺近各學,略如各州縣之小學堂;一正齋,習普通學,略如各府廳直隸州之中學堂;一專齋,習專門學。《章程》“課程”規定“備齋以兩年為畢業之限,溫習中國經史掌故,並授以外國語言文字、史誌、地輿、算術各種淺近之學。正齋以四年為畢業之限,授普通學,分政、藝兩門。政學一門分為三科:(一)中國經學,(二)中外史學,(三)中外治法學。藝學一門分為八科:(一)算學,(二)天文學,(三)地質學,(四)測量學,(五)格物學,(六)化學(七)生物學,(八)譯學。專齋則以兩年至四年為畢業之限,共分十門:(一)中國經學,(二)中外史學,(三)中外政治學,(四)方言學,(五)商學,(六)工學,(七)礦學,(八)農學,(九)測繪學,(十)醫學。學者各專一門。”隨後袁世凱奏準辦理山東大學堂事宜及《山東試辦大學堂暫行章程》。按照袁世凱的奏陳,於本日將原濟南濼源書院改設為山東大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一所省立大學堂,也是山東興辦的第一所高等學府。校址設在山東省城濟南原濼源書院。這個學堂第一批招收了300名新生,首任校長是當時的政界名人、後曾任北洋政府內閣總理的唐紹儀,周學熙為總辦,並且聘請美國人赫士擔任總教習。學校有校長等管理人員80人,並有110多名教員,其中還有美、英、德、日籍教師八名。
德使穆默對新任山東巡撫張人駿表示疑慮,張之洞電奏清廷請求山東劃歸直隸管轄,改為山東總督,由袁世凱兼轄。
上海每月須籌備賠款一百八十萬兩。總稅務司司長赫德致外務部那桐函,稱上海道每月必須收足180萬兩銀,才能如期還清償款。
11月17日。清廷派胡炳菜會辦津榆鐵路接收事宜。
出使英、意、比國大臣調充,出使俄國大臣羅豐祿電奏,遵旨派員前赴英屬各商埠,曉諭華民,“勿被孫文、康梁諸說搖惑”。
11月18日。上海發生假護照案。
11月19日。黑龍江將軍衙門以上一年黑龍江省呼蘭、巴彥、綏化等處居民被俄兵蹂躪,奏請清廷免去光緒二十六年的租賦。
江南製造總局由於缺乏經費,經考核後將廣方言館學牛從150名減至83名。
11月20日。慈禧太後在河南開封舉辦“萬壽慶典”。
11月21日。袁世凱從濟南啟程北上就任直隸總督之職。
11月22日。蔡元培舉行新式婚禮。蔡元培夫人王昭去世後,蔡元培遂提出了與眾不同的征婚條件:(一)女子須不纏足者;(二)須識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後,女可再嫁;(五)夫婦如不相和,可離婚。結果無一合乎上述條件。後來,選擇了江西黃爾軒之女黃仲玉。本日,蔡元培和黃仲玉在杭州舉行婚禮。他們的婚禮中西結合,新舊交錯,對傳統儀式作了改革。他們不按浙江風俗掛“福祿壽”三星畫軸,但掛上繡著“孔子”兩個大字的紅幛,仍然信守著尊孔舊習。鬧洞房也一改成規,由來賓發表演說。演說人有陳黻宸、宋恕、葉景範、孫翼中、汪希等,陳黻宸引經據典,闡發男女平等觀念。宋恕則從男女雙方學識出發,說男女平等不可能實現,他說“倘黃夫人學行高於蔡先生,則蔡先生自應以師禮事之,又何止平等?倘黃夫人學行不及蔡先生,則蔡先生當以弟子視之,又何從平等?”蔡元培不同意宋恕的觀點,致答詞說:“就學行言,固有先後,就有人格言總是平等。”這樣的結婚儀式在當時可謂開風氣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