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青銅時代:夜郎人創造的古國文明(5)(2 / 3)

日本女子和服

以祭祀言,日本民族祭祀土地神之外,中央以竹籬圍成“神籬”,稱為“神林”,受當地村民保護,神籬中放置石塊,作為神座,每年舉行隆重儀式祭祀土地神、天神。其實,類似的“神林”在夜郎故地的村寨中也有,一些村寨曆史上都曾封一片山林為神林,並選定其中一棵核心大樹為神樹。神林神聖不可冒犯。按照寨規和族規,嚴禁在神林中砍伐、折枝、戲玩、放牧,並忌女性入內。這在彝族村寨稱之為“密枝林”,林中的動物不許捕獵,這裏的一草一木都賦有威嚴的神力。冒犯者會遭眾人幹涉,並認為會遭神靈懲治。所以千百年來,人們憑借著神姓觀念世世代代保護著這些密枝林。至今在貴州從江縣岜沙苗寨的後山上,神林的規模與格局,尤其是管理及其在當地苗胞中的威望,同日本的神林極其相似。不過由於世事的變遷,生態的變化,今日夜郎故地,多數村寨神樹可見,而神林則已不可多得。

日本舞樂麵具

此外,日本民族也用雞骨占卜。巫風如夜郎故地一樣,也頗為盛行。甚至也有白巫術及黑巫術。不過在日本被稱為咒術,通過咒言以實現感應自然界或對方,以達到漁獵豐收的目的;或者損害對方,甚至置人於死地。《古事記》中有一則記載:兄弟山幸丟失了兄長海辛的釣鉤,山幸破劍,做成500個、1000個釣鉤作賠償。海幸不要,偏要原來的釣鉤。山幸求助於海神,海神從魚群中找回那個鉤,交給山幸,並授給其咒言:“這個鉤是煩惱鉤、著急鉤、貧窮鉤、愚蠢鉤”,用來對付海幸。山幸按海神所授還鉤時念了這咒語,從此海幸更加貧窮。這正是黑巫術的體現。

而最能體現日本文化與夜郎文化相通之處的,是尚武好鬥精神。日本的“武士道”實來源於此。需要說明的是,構建日本民族尚武性格的的英雄史詩與夜郎民族也很相似。日本神話傳說中的“整須佐之男命”,因思念其亡母伊耶那美而日夜哭泣,父神伊耶那岐即將其逐出。他因此大鬧天界,使高天原一片黑暗,八百萬眾神為之震動,旋又被眾神逐出。他下降至出雲國,為民除害而力斬大蛇,表現了他的剽悍與勇猛。他的經曆與夜郎神話《勒俄特依》很相似,其中的英雄支格阿爾也有斬蛇除害的情節。

古儺搓泰吉麵具

至於在其他方麵兩地民族相似的內容也不少。比如也有幹欄式建築;男女唱歌定情,有歌場的設置;女子出嫁後有“不落夫家”的習俗;有母權製遺風;類似“撮泰吉”被稱為“田遊”的演出,同樣表現整個農作從耕田至收獲的程序,甚至也有老翁、老嫗擁抱,象征性交以祝禱豐收的動作等等。

這種相同與相似絕不是偶然的,極有可能是夜郎文化向日本島傳播、擴散的結果。上世紀初日本考古學者在日本西南海岸出土了大量的銅鐸、銅刷等,經研究認為同中國大陸出土的極相似,有的完全相同。同時又認為,這是公元前4~前3世紀起,至公元前1世紀前後的器物。認為這些器物的製造者,是這一時期從大陸遷往日本的“歸化人”。

有學者研究,這些“歸化人”同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有關:“差不多在同一時代裏,中國西南地區的若幹兄弟民族,逐漸南遷,與南洋原居民相混雜。一部分南洋居民又北上遷徙日本列島,成為今天日本人的另一始祖。”(《中日古代文學關係史稿》)而公元前4~前3世紀到前1世紀這個時段,正是中國的戰國秦漢時代,而在中國西南,也正是夜郎國占絕對統治地位的時代。夜郎本土是西南民族東出南下的必經之地,何況要組織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沒有相應的國力、財力以及高度的組織能力、造船能力,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歸化人”與夜郎民族的關係最是密切。如果這樣的推測不錯,對於日本文化與中國西南民族的若幹相似之處,我們就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即包括夜郎文化在內的西南夷文化可能是日本文化的一個源頭,這也就是為什麼鳥居龍藏博士在考察了貴州之後,提出“日本民族多源論”的秘密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