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普度寺(1 / 2)

結果還真讓肖曼說對了。半小時後,當他們踏著高高的石級,攀到那座“龍頭峰”的半山腰時,一座黃牆綠瓦的寺廟出現在眼前,一塊黑色牌匾掛在山門上,上書“普度寺”三個字。

山門半掩,二人拾級而上,輕輕推門而入。迎麵是一個不大的庭院,一座香爐放在院子正中,正麵是一座廟宇較大,木柱磚牆,頗顯陳舊,乃是正殿。兩旁是兩座偏殿。

一名中年僧人迎了出來,合十為禮:“兩位難得前來,請入內觀看。”陳華暗中打量,見這僧人個頭不高,滿麵油光,目光敏銳,一看就是個精明的人。當今世上,這種人太多太多,他那個可惡的上司不就這樣的為人麼。

肖曼顯然沒有經曆過這種場麵,一時有些局促,陳華也像模像樣的合十回禮:“師傅你好,我們遊山玩水,一遊就遊到了貴廟。請問師傅怎麼稱呼?”也許是偏居一隅,寂寞太久的緣故,僧人對於他們的到來看起來還挺高興,笑嗬嗬的回答:“小僧法號玉樹,兩位直呼我法號就可。”

肖曼說道:“玉樹法師,想向你打聽個人。請問元山法師還在麼?”玉樹垂下眼簾,搖了搖頭:“元山大和尚三年前已經圓寂了。”

肖曼登時十分失望。臨來前,張教授特意囑咐她要拜訪一下元山法師,說這位老和尚見聞廣博,一肚子的禪經故事,都是很有價值的研究資料。可惜來得晚了,斯人已去,教授未免要失望了。

算一算也是,據張教授自己說,他是四十一年前插隊到羊角鄉,那時他還是個青蔥少年,如今也是個花甲之齡的老人了。而老和尚當年就年過五旬,就是前年死去,算起來至少也活了將近一百歲,也算享齡遐邇。自己來晚了可一點不奇怪。

陳華可不會關心一個老和尚的健在與否,但見肖曼麵有失望之色,就出言點醒:“要是這位老法師能留下什麼的話…”肖曼立刻省悟,問道:“請問老法師留下了點什麼沒有?比如遺著之類?”

精明人就是有精明人的樣子,玉樹雖然是一名和尚,也概不例外。他不直接回答說有,還是沒有,而是現出一副深沉憂戚的神色,反問肖曼:“施主問這個做什麼?”大約精明人都是這樣一副德行,故意做出一副別人吃不準的架勢來,其實在陳華看來,這不過是待價而沽的一種姿勢罷了。

肖曼當然老老實實的回答:“哦,我是大學曆史係的,元山法師遺留下來的學問著作,是很重要的研究資料,所以…”

咳,你不能把什麼底牌都露出去啊,這牌還怎麼打?真是個老實丫頭,陳華不由暗皺眉頭。

不出所料,精明和尚玉樹果然立刻把這事撇在一邊,指著正殿裏說:“兩位施主,請望裏邊參觀。”真是個狡猾的家夥,他這是在釣人胃口呢。不過今天幸好有我陳大哥在,嘿嘿,你這一套統統不管用!陳華暗暗尋思。

肖曼無奈,隻得跟著和尚走進了正殿。陳華在後麵輕輕拍了她一下:“喂,一會都聽我的…放心,聽我的錯不了!”見她回過來的那張清麗的臉龐充滿驚訝,陳華還使勁擠了擠眼睛,揚了揚眉頭。不過從姑娘那竭力忍住不笑出來的表情來看,他這次故作瀟灑充帥的努力一定十分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