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1 / 3)

且說曹操在當日,麵對著何進誠懇地說道:“宦官帶來的災禍,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隻是曆代的君主不應該給予他們過多的權力和恩寵,才導致禍亂發展到如今這般嚴重的地步。如果想要懲治他們的罪行,隻需除掉那些罪大惡極的元凶首惡,交付給一個獄吏去處理就足夠了,何必大費周章地召集外地的軍隊進京呢?要是想把宦官們全部誅殺,事情必然會泄露出去。依我看來,這樣做肯定會失敗的。”

何進聽了,心中惱怒,大聲說道:“孟德,你難道也懷有私心嗎?”曹操無奈地退下,暗自嘀咕道:“擾亂天下的人,必定是何進啊。”盡管如此,何進還是暗中派遣使者,帶著秘密詔書,連夜前往各個州鎮傳達命令。 再來說說前將軍、鼇鄉侯、西涼刺史董卓。他之前因為征討黃巾起義沒有立下戰功,朝廷商議要治他的罪,可他通過賄賂十常侍,僥幸逃過了懲罰。後來,他又攀附朝中權貴,於是擔任了顯要的官職,統領著西州的二十萬大軍,心中一直懷有不臣之心,妄圖謀取更大的權力。當他接到何進召集軍隊進京的詔書時,心中大喜,立刻點齊軍馬,陸續向洛陽進發。

他讓自己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陝西,自己則帶著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等將領,領兵朝著洛陽而來。董卓的女婿、謀士李儒說道:“如今雖然奉了詔書,但其中的情況有很多不明朗的地方。我們為何不派人向朝廷上表,這樣名正言順,更有利於圖謀大事。”董卓聽了,覺得十分有道理,心中歡喜,於是立刻上表朝廷。表章的大致內容是:我私下裏聽說,天下之所以戰亂不斷、叛逆不止,都是因為黃門常侍張讓等人褻瀆天理、違背綱常的緣故。我深知,揚起鍋裏的開水來阻止水的沸騰,不如直接去掉鍋底的柴火;挑破癰瘡雖然會很疼痛,但總比養癰為患要好。

我鬥膽敲響鍾鼓,帶兵進入洛陽,請求除掉張讓等人。這樣做,實在是社稷的幸運!天下的幸運! 何進收到董卓的表章後,拿出來給大臣們看。侍禦史鄭泰進諫說:“董卓就像豺狼一樣凶狠,如果把他引入京城,他必定會傷害百姓,為禍朝廷。”何進卻不屑地說:“你太多疑了,根本不足以謀劃大事。”盧植也勸諫道:“我向來了解董卓的為人,他表麵和善,內心卻十分狠毒。一旦讓他進入宮廷,必定會引發禍患。不如立刻阻止他,不讓他帶兵前來,以免造成混亂。”然而,何進根本不聽他們的勸告,鄭泰、盧植見狀,都失望地棄官而去。

朝廷中的大臣,有一大半都離開了。何進派人到澠池去迎接董卓,可董卓卻按兵不動,似乎在等待著什麼時機。 張讓等人得知外地的軍隊已經到達,他們聚集在一起商議說:“這肯定是何進的陰謀,我們如果不先下手為強,都會被滅族的!”於是,他們事先在長樂宮嘉德門內埋伏了五十名刀斧手,然後進宮稟告何太後說:“如今大將軍假傳聖旨,召集外地的軍隊到京城,想要消滅我們這些人,希望娘娘您能可憐我們,救救我們。”

太後說:“你們可以到大將軍府去謝罪。”張讓說:“如果我們到了相府,肯定會被他們殺得屍骨無存,希望娘娘您能宣召大將軍入宮,當麵勸止他。如果他不聽從,我們就隻能在娘娘您麵前請死了。”太後無奈,隻好降詔宣召何進入宮。 何進接到詔書後,就要動身前往。主簿陳琳勸諫道:“太後的這道詔書,肯定是十常侍的陰謀,您千萬不能去,去了必定會有災禍。”何進卻滿不在乎地說:“太後宣召我,能有什麼禍事?”袁紹也說:“如今我們的謀劃已經泄露,事情也敗露了,將軍您還想要入宮嗎?”曹操建議道:“您應該先把十常侍召出來,然後再入宮。”

何進卻笑著說:“這不過是小孩子的見識罷了。我掌握著天下的大權,十常侍又敢把我怎麼樣?”袁紹說:“您如果一定要去,我們就帶領甲士護送您,以防不測。”於是,袁紹、曹操各自挑選了五百精兵,命令袁紹的弟弟袁術帶領。袁術全身披掛整齊,帶兵在青瑣門外布列。袁紹與曹操帶著劍,護送何進來到長樂宮前。這時,黃門官傳達太後的旨意說:“太後隻宣召大將軍一人,其他人不許擅自進入。”

於是,袁紹、曹操等人都被阻擋在宮門外。 何進昂首挺胸,大搖大擺地徑直走進宮去。當他走到嘉德殿門時,張讓、段珪迎了出來,左右的人立刻將他團團圍住。何進見狀,心中大驚。張讓聲色俱厲地指責何進說:“董太後有什麼罪,你卻無緣無故地用毒酒害死她?國母的喪葬大事,你竟然托病不出!你本來就是個賣肉賣酒的小輩,是我們把你推薦給天子,你才得以榮華富貴,可你卻不思報效,反而想要謀害我們!你說我們汙濁,那你口中的清廉之人又是誰?”何進驚慌失措,急忙想要尋找出路,卻發現宮門已經全部關閉,埋伏的甲士一齊衝了出來,將何進砍成了兩段。後人寫詩感歎道:漢室傾危天數終,無謀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劍鋒。 張讓等人殺死何進後,袁紹在宮門外等了很久,都不見何進出來,於是在宮門外大聲喊道:“請將軍上車!”

張讓等人將何進的首級從牆上扔了出來,宣告說:“何進謀反,已經被處死了!其餘的脅從者,全部赦免。”袁紹厲聲大叫:“宦官謀殺大臣!誅殺惡黨的人快來助戰!”何進的部將吳匡,便在青瑣門外放起了火。袁術帶兵衝進宮廷,隻要看到宦官,不論大小,一律斬殺。袁紹、曹操攻破宮門,殺了進去。趙忠、程曠、夏惲、郭勝四個人被追到翠花樓前,被剁成了肉泥,宮中頓時火焰衝天。

張讓、段珪、曹節、侯覽將太後、太子以及陳留王劫持到內省,從後麵的道路逃向北宮。當時盧植雖然已經棄官,但還沒有離開京城,他看到宮中發生了變故,便穿上鎧甲,手持兵器,站在閣下。遠遠地看到段珪簇擁著何太後過來,盧植大聲呼喊:“段珪,你這個逆賊,竟敢劫持太後!”段珪嚇得轉身就跑,何太後從窗戶中跳了出來,盧植急忙上前,將她救下。吳匡殺入內庭,看到何苗也提著劍走了出來,吳匡大聲喊道:“何苗參與了謀害兄長的事情,我們應該一起殺了他!”眾人都說:“我們願意斬殺這個謀害兄長的逆賊!”

何苗想要逃跑,卻被四麵圍住,最終被砍成了肉醬。袁紹又命令軍士分頭去誅殺十常侍的家屬,不論男女老少,全部斬盡殺絕,很多沒有胡須的人也被誤殺。曹操一方麵派人撲滅宮中的大火,一方麵請何太後暫時處理國家大事,同時派遣軍隊追擊張讓等人,尋找少帝的下落。 且說張讓、段珪劫持著少帝和陳留王,冒著濃煙烈火,連夜逃到了北邙山。大約二更時分,後麵傳來了震天的喊殺聲,追兵趕到了。為首的是河南中部掾吏閔貢,他大聲呼喊:“逆賊,休要逃走!”張讓見情況危急,便投河自盡了。少帝和陳留王不知道來的是什麼人,不敢大聲說話,隻能趴在河邊的亂草之中。追兵四處散開去追趕,卻不知道少帝和陳留王藏在哪裏。

少帝和陳留王一直趴在草叢中,到了四更天,露水打濕了他們的衣裳,腹中又饑餓難忍,兩人相互抱著哭泣,又害怕被人發現,隻能在草叢中暗暗啜泣。陳留王說:“這裏不能久留,我們必須另尋出路。”於是,兩人用衣服結成繩索,爬到了岸邊。可地上滿是荊棘,在黑暗中,根本看不清道路。正在他們無可奈何的時候,忽然有千百隻流螢成群結隊地飛了過來,光芒照耀著前方,一直在少帝和陳留王的麵前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