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那董卓,表字仲穎,是隴西臨洮人,官居河東太守之職,向來為人驕傲自大。那天他對劉備等人態度傲慢,張飛頓時火冒三丈,一股熱血湧上心頭,立刻就想拔刀殺了董卓。劉備和關羽見狀,急忙上前阻攔,說道:“他是朝廷任命的官員,我們怎能擅自將他殺害?這可是觸犯王法的大事!”張飛滿臉通紅,怒目圓睜,大聲嚷道:“如果不殺了這小子,還要在他手底下聽令行事,我實在是咽不下這口氣!
兩位兄長要是願意留在這裏,我自己去投奔別處!”劉備趕忙拉住張飛的手,誠懇地說:“我們三人義結金蘭,說好同生共死,怎麼能分開呢?不如我們一起去投奔別的地方吧。”張飛這才稍微消了點氣,說道:“要是這樣,我心裏還能好受些。” 於是,三人在夜色的掩護下,帶著軍隊連夜投奔朱儁。朱儁對他們十分熱情,隆重地接待了他們,還把他們的軍隊與自己的合在一起,共同出兵討伐張寶。此時,曹操正跟隨皇甫嵩去征討張梁,雙方在曲陽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戰,而這邊朱儁則率軍進攻張寶。張寶率領著八九萬賊兵,駐紮在山後。
朱儁任命劉備為先鋒,讓他去與賊軍對戰。張寶派副將高升出馬挑戰,劉備則派張飛迎敵。張飛騎著高頭大馬,手持長矛,氣勢洶洶地衝了上去,與高升展開激戰。沒打幾個回合,張飛便瞅準時機,猛地一矛刺中高升,將他挑落馬下。劉備趁機指揮軍隊,如猛虎下山般直衝過去。 張寶見勢不妙,立刻在馬上披散頭發,手仗寶劍,口中念念有詞,施展起妖法來。霎時間,狂風大作,雷聲轟鳴,一股漆黑的霧氣從天空中滾滾而下,那黑氣中仿佛有無數的兵馬洶湧殺來。劉備心中一驚,急忙下令撤軍,可軍中頓時大亂,士兵們慌不擇路,紛紛敗退。
劉備回到營寨後,與朱儁商量對策。朱儁說道:“他們使用妖術,我們明天可以宰殺豬羊狗血,讓士兵們埋伏在山頭,等賊軍追來,就從高坡上往下潑灑這些穢物,這樣就能破解他們的妖法。”劉備聽從了朱儁的命令,派關羽、張飛各帶一千士兵,埋伏在山後的高岡上,準備好大量的豬羊狗血以及各種穢物。 第二天,張寶搖旗擂鼓,再次率軍前來挑戰,劉備出兵迎戰。雙方剛一交鋒,張寶便又施展起妖法,頓時狂風呼嘯,飛沙走石,黑氣彌漫了整個天空,無數的兵馬仿佛從天上呼嘯而下。劉備見狀,撥轉馬頭就往後跑,張寶以為劉備不敵,急忙驅兵追趕。
當賊軍快要經過山頭時,關羽、張飛的伏兵突然放起號炮,將準備好的穢物一股腦地潑了下去。隻見空中原本那些紙人草馬紛紛墜落,風雷瞬間停止,砂石也不再飛舞。張寶見妖法被破,心中大驚,急忙想要撤軍。這時,左邊關羽,右邊張飛,兩支軍隊同時殺出,劉備和朱儁也在後麵緊緊追趕,賊軍被殺得大敗。劉備遠遠望見“地公將軍”的旗號,立刻快馬加鞭追了上去,張寶慌不擇路,落荒而逃。劉備瞅準時機,搭弓射箭,一箭射中了張寶的左臂。張寶帶著箭傷拚命逃脫,逃進了陽城,從此緊閉城門,堅守不出。
朱儁則率領軍隊將陽城團團圍住,全力攻打,同時派人去打探皇甫嵩那邊的消息。 探子回來後,詳細稟報說:“皇甫嵩取得了大勝,朝廷因為董卓多次戰敗,便命令皇甫嵩代替他。皇甫嵩到的時候,張角已經死了,張梁統領著他的軍隊,與我軍對抗,結果被皇甫嵩連續七次擊敗,張梁也在曲陽被斬殺。皇甫嵩還挖出了張角的棺材,對他的屍體進行了戮屍梟首,然後將首級送往京師。剩下的賊眾都投降了。
朝廷加封皇甫嵩為車騎將軍,兼任冀州牧。皇甫嵩又上表奏明盧植有功無罪,朝廷便恢複了盧植原來的官職。曹操也因為有功,被任命為濟南相,馬上就要班師回朝赴任了。”朱儁聽了之後,立刻催促軍隊,全力攻打陽城。賊軍形勢危急,賊將嚴政為了自保,刺殺了張寶,並將他的首級獻給朱儁,投降了。朱儁就這樣平定了幾個郡,向朝廷上表報捷。 此時,又有黃巾餘黨三人——趙弘、韓忠、孫仲,聚集了數萬人馬,四處燒殺搶掠,聲稱要為張角報仇。朝廷命令朱儁率領得勝之師前去征討。朱儁接到詔書後,立即率軍前進。
當時賊軍占據著宛城,朱儁便引兵攻打。趙弘派韓忠出城迎戰。朱儁則派遣劉備、關羽、張飛攻打宛城的西南角。韓忠率領著所有的精銳部隊,前往西南角抵抗。朱儁自己則親自率領兩千鐵騎,直接攻打東北角。賊軍擔心城池失守,急忙放棄西南角,回援東北角。劉備從背後掩殺過去,賊軍大敗,紛紛逃進宛城。朱儁分兵將宛城四麵圍得水泄不通,城中很快就斷了糧草,韓忠派人出城請求投降,朱儁卻拒絕了。
劉備對朱儁說:“從前漢高祖劉邦能夠奪得天下,是因為他善於招降納順,接納那些願意投降的人,您為什麼要拒絕韓忠的投降呢?”朱儁解釋道:“那是過去的情況,現在不同了。在秦朝末年和項羽爭霸的時候,天下大亂,百姓沒有固定的君主,所以招降和獎賞那些歸附的人,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前來投奔。而現在天下一統,隻有黃巾賊造反,如果允許他們投降,就無法勸人向善。這樣會讓賊寇覺得,他們搶劫得利時就肆意妄為,失利時就投降保命。這隻會助長賊寇的氣焰,不是什麼好辦法。”劉備又說:“不接受賊寇投降是有道理的。
但是現在我們把城圍得像鐵桶一樣,賊寇想投降卻得不到允許,他們必然會拚死一戰。俗話說,萬人一心,勢不可當,更何況城中有好幾萬抱著必死決心的人呢?我看不如撤去東南方向的包圍,隻攻打西北方向。這樣賊寇必然會棄城而逃,他們無心戀戰,我們就可以趁機將他們一舉擒獲。”朱儁覺得劉備說得有理,便聽從了他的建議,撤去了東南兩麵的軍馬,集中兵力攻打西北。韓忠果然率領軍隊棄城而逃。
朱儁與劉備、關羽、張飛率領三軍乘勝追擊,亂箭射死了韓忠,其餘的賊寇則四處奔逃。 正在追趕的時候,趙弘、孫仲率領賊眾趕到,與朱儁的軍隊交戰。朱儁見趙弘的軍隊來勢洶洶,便暫時率軍後退。趙弘趁機重新奪回了宛城。朱儁在離宛城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正準備再次攻打時,忽然看見正東方向有一支部隊趕來。為首的一員將領,生得額頭寬廣,臉龐寬闊,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他是吳郡富春人,姓孫名堅,字文台,是孫武子的後代。孫堅十七歲的時候,和父親一起到錢塘,看到十幾個海賊搶劫了商人的財物,正在岸上分贓。孫堅對父親說:“這些賊寇可以抓住。”於是他奮力提刀上岸,大聲呼喊,左右指揮,就好像在召喚官兵一樣。
海賊們以為官兵來了,嚇得紛紛丟下財物逃跑。孫堅追上去,斬殺了一名海賊。從此,孫堅在郡縣中聲名遠揚,被推薦為校尉。後來,會稽有妖賊許昌造反,自稱“陽明皇帝”,聚集了數萬人馬。孫堅與郡司馬招募了一千多名勇士,會合州郡的軍隊,將其擊敗,斬殺了許昌及其兒子許韶。刺史臧旻上表奏明孫堅的功勞,孫堅被任命為鹽瀆丞,後來又先後擔任了盱眙丞、下邳丞。如今看到黃巾賊寇興起,孫堅便聚集了鄉裏的少年以及各路商旅,還有淮泗的精兵一千五百多人,前來接應朱儁。
朱儁大喜,便下令讓孫堅攻打南門,劉備攻打北門,自己攻打西門,留下東門讓賊寇逃跑。孫堅一馬當先,率先登上城牆,斬殺了二十多名賊寇,賊軍頓時潰不成軍。趙弘騎著快馬,手持長矛,徑直向孫堅衝來。孫堅從城牆上飛身而下,一把奪過趙弘的長矛,將他刺落馬下,然後騎上趙弘的馬,在敵陣中來回衝殺。孫仲率領賊軍從北門突圍,正好迎麵遇上劉備,他們無心戀戰,隻想趕快逃跑。劉備張弓搭箭,一箭射中孫仲,孫仲翻身落馬。朱儁的大軍隨後掩殺過來,斬殺了數萬人,投降的賊寇更是不計其數。
南陽一帶的十幾個郡都被平定了。朱儁班師回朝,皇帝下詔封他為車騎將軍,河南尹。朱儁上表奏明孫堅、劉備等人的功勞。孫堅因為朝中有人幫忙說好話,被任命為別郡司馬,上任去了,隻有劉備等待了很久,卻一直沒有得到官職的授予。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心情鬱悶,悶悶不樂,便上街閑逛散心。正好遇到郎中張鈞的車駕經過。劉備見到張鈞,便向他陳述了自己的功績。張鈞聽後大為震驚,隨即入朝麵見皇帝,說道:“從前黃巾賊造反,究其根源,都是因為十常侍賣官鬻爵,不是自己的親信就不重用,不是自己的仇人就不誅殺,這才導致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