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2 / 3)

陳留王驚喜地說:“這是上天在幫助我們兄弟啊!”於是,他們便跟著螢火蟲的光亮前行,漸漸地看清了道路。走到五更天的時候,他們的腳痛得實在走不動了,在山岡邊看到了一個草堆,少帝和陳留王便躺在草堆旁邊休息。 草堆前麵是一所莊院,莊主在這天夜裏,夢見兩個紅色的太陽墜落在莊院後麵,他從夢中驚醒,急忙披上衣服,走出家門,四下張望。他看到莊院後麵的草堆上紅光衝天,心中大驚,慌忙跑過去查看,卻發現是兩個人躺在草堆旁邊。

莊主問道:“你們兩個少年是誰家的孩子?”少帝不敢回答。陳留王指著少帝說:“這是當今的皇帝,遭遇了十常侍之亂,逃難到了這裏。我是他的皇弟陳留王。”莊主聽了,大吃一驚,連忙再次下拜,說道:“我是先朝司徒崔烈的弟弟崔毅。因為看到十常侍賣官鬻爵、嫉賢妒能,所以隱居在這裏。”於是,他攙扶著少帝進入莊院,跪在地上,獻上了酒食。

話說閔貢追上了段珪,一把將他抓住,急切地問道:“天子在哪裏?”段珪回答說:“在半路上走散了,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閔貢聽後,怒從心頭起,當即斬殺了段珪,把他的首級懸掛在馬脖子下麵,隨後分出一部分兵力,四散開來尋找天子的蹤跡,自己則獨自騎著一匹馬,順著道路一路追尋。

偶然間,閔貢來到了崔毅的莊上。崔毅看到他馬項下懸掛的首級,便詢問是怎麼回事,閔貢將事情的詳細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崔毅聽後,帶著閔貢去見少帝。少帝、閔貢君臣相見,不禁抱頭痛哭。閔貢說道:“國家不能一天沒有君主,請陛下隨我返回都城。”然而,崔毅的莊上隻有一匹瘦弱的馬,便讓給少帝乘坐,閔貢則與陳留王共乘一匹馬,離開了崔毅的莊院。 沒走多遠,還不到三裏地,就看到司徒王允、太尉楊彪、左軍校尉淳於瓊、右軍校尉趙萌、後軍校尉鮑信、中軍校尉袁紹等人,帶著數百人馬趕來迎接。少帝等人見到他們,君臣再次痛哭起來。眾人先是派人將段珪的首級送往京師示眾,又另外找來好馬給少帝和陳留王騎乘,簇擁著少帝返回京城。

早些時候,洛陽的小孩中流傳著這樣一首童謠:“帝非帝,王非王,千乘萬騎走北邙。”如今,這童謠竟然真的應驗了。 車駕沒走幾裏路,忽然看到前方旌旗遮天蔽日,塵土飛揚,一支軍隊迎麵而來。百官嚇得臉色蒼白,少帝也驚恐萬分。袁紹急忙催馬向前,大聲喝問來者何人。隻見在繡旗的影子裏,一員將領飛馳而出,厲聲問道:“天子在哪裏?”少帝嚇得渾身發抖,說不出話來。陳留王卻勒住馬,向前一步,大聲叱問道:“來的是什麼人?”對方答道:“我是西涼刺史董卓。”陳留王又問:“你是來保駕的,還是來劫駕的?”董卓回答說:“我是特地來保駕的。”陳留王說:“既然是來保駕的,天子就在這裏,你為什麼還不下馬?”董卓聽後大吃一驚,慌忙下馬,拜倒在道路旁邊。

陳留王言辭得體地撫慰董卓,從始至終,沒有說一句不當的話。董卓在心裏暗暗稱奇,此時便已經有了廢黜少帝、改立陳留王的想法。 當天,眾人回到宮中,見到何太後,大家都痛哭流涕。隨後清點宮中物品,卻發現傳國玉璽不見了。董卓把軍隊駐紮在城外,每天都帶著身穿鐵甲的騎兵進入城中,在街市上橫行霸道,百姓們都惶恐不安,人心惶惶。董卓出入宮廷,更是毫無顧忌,肆意妄為。後軍校尉鮑信前來拜見袁紹,說道:“董卓肯定有不軌之心,必須盡快除掉他。”袁紹卻說道:“朝廷剛剛安定下來,不能輕舉妄動。”

鮑信又去拜見王允,也說起了這件事。王允說:“容我們再商量商量。”鮑信見無人願意聽從自己的建議,便帶著本部的軍隊,前往泰山去了。 董卓設法招降引誘何進兄弟部下的士兵,將他們都收歸自己的掌控之中。私下裏,董卓對李儒說:“我想要廢黜現在的皇帝,改立陳留王,你覺得怎麼樣?”

李儒回答道:“如今朝廷沒有真正的主人,要是不趁著這個時候動手,時間一長,恐怕會發生變故。明天在溫明園召集百官,告訴他們廢立皇帝的事情。有敢不從的,就直接斬殺,這樣一來,您的威嚴和權力就能得以確立,機不可失,就在今日。”董卓聽後,心中大喜。 第二天,董卓大擺筵席,派人遍請公卿大臣。公卿們都懼怕董卓的權勢,誰敢不來赴宴。等公卿們都到齊了,董卓才慢悠悠地來到園門下馬,帶著劍走進宴席。酒過幾巡之後,董卓示意停止上酒,也不再演奏音樂,然後厲聲說道:“我有一句話,希望各位官員安靜地聽著。”

眾人都側耳傾聽。董卓接著說:“天子是萬民之主,沒有威嚴就無法供奉宗廟社稷。現在的皇上性格懦弱,不如陳留王聰明好學,更適合繼承皇位。我想要廢黜當今皇上,改立陳留王,各位大臣覺得怎麼樣?”眾官員聽了,都嚇得不敢出聲。 這時,座上有一個人猛地推開桌子,徑直站了起來,走到筵席前麵,大聲喊道:“不行!不行!你是什麼人,竟敢說出這樣的大話?天子是先帝的嫡子,並沒有什麼過錯,怎麼能隨意談論廢立之事呢?你這是想要篡權叛逆嗎?”董卓一看,原來是荊州刺史丁原。董卓憤怒地叱罵道:“順從我的人就能活下去,違抗我的人隻有死路一條!”

說著,便拔出佩劍,想要斬殺丁原。這時,李儒看到丁原背後站著一個人,此人身材魁梧,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中握著方天畫戟,正怒目而視。李儒急忙上前說道:“今天是飲宴的場合,不適合談論國政,等明天到朝堂上再公開討論也不遲。”眾人也都紛紛勸說丁原,丁原這才上馬離開了。

董卓又問百官:“我所說的話,符合公道吧?”盧植說道:“大人您錯了。從前太甲昏庸不明,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宮;昌邑王登基才二十七天,就做了三千多條壞事,所以霍光才稟告太廟,將他廢黜。如今的皇上雖然年幼,但聰明仁智,並沒有絲毫的過錯。您隻是一個外郡刺史,向來沒有參與過國政,又沒有伊尹、霍光那樣的大才,怎麼能強行主張廢立之事呢?聖人說過:‘有伊尹那樣的誌向就可以(廢立君主),沒有伊尹那樣的誌向就是篡位。’”董卓聽後大怒,拔劍就想要殺掉盧植。侍中蔡邕、議郎彭伯趕忙進諫說:“盧尚書是天下人所敬仰的人物,如果現在先殺了他,恐怕會讓天下人都感到震驚和恐懼。”董卓這才作罷。司徒王允也說道:“廢立皇帝這樣的大事,不適合在酒後商量,改天再議吧。”

於是,百官都紛紛散去。 董卓手按寶劍,站在園門口,忽然看到一個人騎著馬,手持畫戟,在園門外不停地來回奔馳。董卓問李儒:“這個人是誰?”李儒回答說:“這是丁原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主公您暫且先避開他。”董卓聽後,便躲進了園中。 第二天,有人來報告說丁原帶著軍隊在城外挑戰。董卓大怒,帶著軍隊和李儒出城迎戰。雙方擺開陣勢,隻見呂布頭戴束發金冠,身穿百花戰袍,外麵披著唐猊鎧甲,腰間係著獅蠻寶帶,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手持方天畫戟,跟隨丁原來到陣前。丁原指著董卓罵道:“國家不幸,宦官弄權,導致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