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2 / 3)

如今應該斬殺十常侍,將他們的首級懸掛在南郊,派遣使者向天下宣告此事,對有功之人重重賞賜,這樣天下就會恢複太平了。”十常侍得知後,向皇帝上奏說:“張鈞這是在欺君罔上。”皇帝聽了十分生氣,命令武士將張鈞趕出了朝堂。 十常侍在一起商議說:“這肯定是那些討伐黃巾有功卻沒有得到官職授予的人,心生怨言,所以才讓張鈞來說這些話。我們暫且讓尚書省給他們安排個小官職,以後再慢慢處理這件事也不遲。”

於是,劉備被任命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要求他限期赴任。劉備將自己的軍隊解散,讓士兵們回鄉,隻帶著二十多名親隨,和關羽、張飛一起前往安喜縣赴任。到任後,劉備處理縣中事務一個月,對百姓秋毫無犯,百姓們都被他的品德所感化。平日裏,劉備與關羽、張飛三人吃飯同桌,睡覺同床,關係十分親密。如果劉備在大庭廣眾之下,關羽和張飛就恭敬地站立在他身旁,一整天都不覺得疲倦。

劉備到安喜縣任職還不到四個月,朝廷便下達了一道詔書,凡是因為軍功而擔任長官的人,都要進行篩選淘汰,劉備心中暗自懷疑自己可能就在被裁撤的名單之中。恰好此時,督郵到縣裏來巡視考察。劉備得知消息後,趕忙出城到郊外迎接,見到督郵後,恭恭敬敬地行禮。可那督郵卻高高坐在馬上,隻是微微用馬鞭指了指作為回應,關羽和張飛兩人見狀,心中都十分惱怒。 到了館驛之後,督郵大模大樣地朝南高高坐下,劉備則恭敬地站在台階下麵。過了好一會兒,督郵才開口問道:“劉縣尉,你是什麼出身啊?”

劉備回答說:“我乃是中山靖王的後代。自從在涿郡起兵剿滅黃巾賊以來,大大小小經曆了三十多場戰鬥,也立下了一些微小的功勞,所以才得到了現在這個官職。”督郵聽後,大聲嗬斥道:“你竟敢冒充皇親國戚,還虛報自己的功績!如今朝廷下詔,就是要淘汰你們這些濫竽充數的貪官汙吏!”劉備聽了,隻能連聲喏喏,然後退了下去。 回到縣衙後,劉備與縣吏們商量對策。縣吏說:“督郵之所以作威作福,無非是想要索取賄賂罷了。”

劉備說:“我向來對百姓秋毫無犯,哪裏有財物去賄賂他呢?”第二天,督郵先把縣吏抓了去,逼迫他誣陷劉備殘害百姓。劉備幾次親自前往督郵所在的館驛,想要請求督郵放過自己,可都被門口的差役攔住,根本不讓他進去拜見。 再說張飛,他喝了幾杯悶酒,騎著馬從館驛前經過,看到五六十個老人都在館驛門前痛哭流涕。張飛勒住馬,問他們這是怎麼回事。老人們回答說:“督郵逼迫縣吏,想要加害劉公。

我們這些人都來苦苦求情,可不僅不讓進去,反而還被守門的人打罵!”張飛一聽,頓時怒發衝冠,圓睜著雙眼,咬得鋼牙咯咯作響,一下子從馬上跳了下來,徑直往館驛裏闖,守門的人哪裏攔得住他。張飛直接衝進後堂,看到督郵正坐在廳上,縣吏被綁在地上。張飛大喝一聲:“你這個殘害百姓的賊子!認得我嗎?”督郵還沒來得及開口說話,就被張飛一把揪住頭發,拉出了館驛,一直拖到縣衙前麵的馬樁旁,把他綁了起來。張飛順手折下柳條,用力地往督郵的兩腿上抽打,一連打折了十幾根柳條。 劉備正在縣衙裏煩悶不解,忽然聽到縣衙前一片喧鬧聲,便問身邊的人是怎麼回事,身邊的人回答說:“張將軍綁了一個人在縣衙前痛打。”

劉備趕忙跑去查看,發現被綁著的人竟然是督郵。劉備驚訝地詢問張飛這是怎麼回事,張飛說:“這種殘害百姓的賊子,不打死他還等什麼!”督郵見狀,連忙向劉備哀求道:“玄德公,救救我的性命啊!”劉備終究是個仁慈的人,急忙喝止張飛住手。這時,關羽從旁邊走了過來,說道:“兄長你立下了這麼多功勞,才隻得到一個縣尉的官職,如今反而被督郵這樣侮辱。我覺得這小小的地方,就像荊棘叢生的灌木叢,根本不是鳳凰棲息的地方,不如殺了督郵,我們棄官回鄉,再去謀劃更遠大的前程。”

劉備聽了,便取下自己的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斥責他說:“就憑你殘害百姓的行為,本應該殺了你,今天暫且饒你一命。我把印綬交還給你,從此就離開這裏了。” 督郵回去後,向定州太守告狀,太守便向上級官府呈文,派人來抓捕劉備。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隻好前往代州投奔劉恢。劉恢見劉備是漢室宗親,便把他們藏在家中,暫且不提。 且說十常侍掌握了重權之後,相互勾結,狼狽為奸,隻要是不順從他們的人,就會被誅殺。

趙忠、張讓派人向那些平定黃巾起義的將士索要金銀財寶,如果不給,就上奏皇帝罷免他們的官職。皇甫嵩、朱儁都不肯給他們財物,趙忠等人便上奏皇帝,將他們的官職都罷免了。皇帝又封趙忠等人為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都被封為列侯。從此,朝政變得更加腐敗,百姓們怨聲載道。 在這種情況下,長沙的賊寇區星發動叛亂,漁陽的張舉、張純也起兵造反——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大將軍。各地告急的奏章像雪片一樣飛來,可十常侍卻把這些奏章都藏匿起來,不向皇帝奏報。

有一天,皇帝在後園與十常侍飲酒作樂,諫議大夫劉陶徑直走到皇帝麵前,放聲大哭。皇帝問他為什麼哭,劉陶說:“天下已經危在旦夕了,陛下還在這裏與宦官們一起飲酒作樂啊!”皇帝說:“國家太平無事,哪裏有什麼危急的事情?”劉陶說:“四方的盜賊紛紛起兵,侵占掠奪州郡。這一切災禍的根源,都是因為十常侍賣官鬻爵、殘害百姓,還欺君罔上。朝廷中的正直大臣都被他們排擠走了,大禍就在眼前啊!”

十常侍聽了,都摘下帽子,跪在皇帝麵前說:“大臣們容不下我們,我們活不下去了!希望陛下能放我們一條生路,讓我們回到家鄉,我們願意把所有的家產都拿出來,資助軍費。”說完,便痛哭起來。皇帝生氣地對劉陶說:“你家裏也有親近侍奉的人,為什麼唯獨就容不下朕呢?”於是,招呼武士把劉陶推出去斬首。劉陶大聲呼喊:“我死不足惜!可惜這漢室天下,四百多年的基業,到今天就要毀於一旦了!”武士們簇擁著劉陶出去,正要行刑的時候,一位大臣大聲喝住:“先不要動手,等我去勸諫陛下。”

眾人一看,原來是司徒陳耽。陳耽徑直走進宮中,向皇帝進諫說:“劉諫議大夫犯了什麼罪,要被處死呢?”皇帝說:“他詆毀誹謗近臣,冒犯了朕的尊嚴。”陳耽說:“天下的百姓,都恨不得吃了十常侍的肉,陛下卻把他們當作父母一樣敬重,他們沒有立下絲毫功勞,卻都被封為列侯,更何況封諝等人勾結黃巾賊,想要發動內亂。陛下如果現在還不反省,國家很快就會滅亡了!”皇帝說:“封諝作亂的事情,還沒有查清楚。

十常侍當中,難道就沒有一兩個忠臣嗎?”陳耽用頭撞向台階,極力勸諫。皇帝大怒,命令把他拉出去,和劉陶一起關進了監獄。當天夜裏,十常侍就在獄中把他們殺害了,還假傳皇帝的詔書,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去討伐區星。 不到五十天,就傳來了捷報,江夏地區被平定了。皇帝下詔封孫堅為烏程侯;封劉虞為幽州牧,讓他領兵前往漁陽征討張舉、張純。代州的劉恢寫信推薦劉備去拜見劉虞。劉虞見到劉備後非常高興,任命劉備為都尉,讓他領兵直搗賊寇的巢穴。劉備與賊寇大戰了幾天,挫敗了他們的銳氣。

張純為人非常凶暴,他的士兵們都心生不滿,帳下的頭目趁機刺殺了張純,把他的頭顱獻了出來,然後率領眾人投降。張舉見大勢已去,也上吊自殺了。漁陽地區的叛亂被徹底平定。劉虞上表奏明劉備的大功,朝廷便赦免了他鞭打督郵的罪行,任命他為下密丞,後來又升遷為高堂尉。公孫瓚也上表陳述劉備以前的功勞,推薦他為別部司馬,擔任平原縣令。劉備在平原縣,積攢了不少錢糧和軍馬,重新整頓,恢複了往日的氣象。劉虞因為平定賊寇有功,被封為太尉。 中平六年夏天的四月,靈帝病情嚴重,召大將軍何進入宮,商議後事。

這何進出身於屠戶家庭,因為妹妹入宮成為貴人,生下了皇子劉辯,後來被立為皇後,何進因此得到重用,掌握了大權。靈帝又寵幸王美人,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劉協。何皇後嫉妒王美人,便用毒酒害死了她。皇子劉協被養在董太後宮中,董太後是靈帝的母親,解瀆亭侯劉萇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