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此事說難很難,說容易,也很容易,看就是從那個方麵來講了。
這些人因為是出身寒門,對於平民百姓的疾苦知之甚深,並且能夠走到那個位置上,哪一個不是才華橫溢,哪一個不是敢於為民請命的耿直之輩,哪一個不是被皇帝陛下幾經考驗的忠心臣子。
縱然是天朝的俸祿豐厚,可是與世家和豪強的*奢華相比起來,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個個都可以說是清廉到了家無餘財的地步。
再加上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真正的做到了文死諫,武死戰的地步,對於天朝的安穩看得比天塌下來都重。
所以注定了這些人不是隨意能夠拉攏的,隻要不是能讓他們看得起的人,不認為是和他們一條路的人,那麼縱然是你舌綻蓮花也是沒有任何的用處的,根本打動不了他們的心。
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看重的是整個天朝的利益,天朝百姓的溫飽安樂。、
而不是那些世家斤斤計較的一家之蠅頭小利,不是世家和豪強看重的一小撮人的自私利益。
正所謂道不同,不與為謀,所以目前來說天朝的朝廷上,目前明裏是太子和四皇子明爭暗鬥烏煙瘴氣,基本上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是全部潔身自好都在冷眼旁觀。
隻有極少極少幾個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不知死活,貪圖太子許下的承諾,加入到了太子的一方,出於某些原因,皇帝陛下還沒有處置這幾個敢於違背自己命令的家夥,但是遲早是會處置的。
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之所以冷眼旁觀,主要是因為太子和四皇子的所作所為,都不能夠得到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認可,兩個人看著精明能幹,但是所爭得,所做的都是世家和豪強的那一套,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將天朝的利益和天朝百姓放在第一位。所以根本無法得到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的認可。
但是靖樂王是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一出身寒門,第二偏向寒門,光是這兩點,就已經是能夠初步得到,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的好感和認同。
有了這初步的好感和認同,對於靖樂王來講,拉攏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組建同盟和擴張勢力,就已經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
隻要以後的日子裏,靖樂王如他所講的那樣,將天朝和天朝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心懷天下大局,展現出能夠容納天下的胸懷來,還愁不能將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全部拉倒靖樂王的羽翼之下嗎?
隻要照著走下去就一定沒有問題的,初步的估算一下,這一步大約有個兩到三年的時間就是可以實現的,等到時候靖樂王就是真正的可以和太子和四皇子相抗衡了。
前景是美好的,未來是光明的,可是問題正處在這裏啊!
這些出身寒門的文武官員武將,和仍然是白身的寒門義士們,要麼都是已經有官職在身的人了,要麼是已經經商有成的人了,再者就是一些有著一定勢力範圍的有成之士。
都是自由之身,效命的對象隻有一個,那就是當今的皇帝陛下天朝至尊。
就算是無權無勢的一方富豪(當然這裏的無權無勢指的是,就三位大學士和靖樂王眼中的無權無勢,不對平頭百姓而言)他們的生死榮辱都與靖樂王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除了受皇帝陛下和官府的管轄之外,他們不受你靖樂王的管理啊,你靖樂王有什麼資格衝著他們指手畫腳啊。
簡單的說就是,和靖樂王收羅到身邊開府建衙的人員有著本質的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