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辛亥年的最後一天(1 / 2)

趙爾巽這個清末總督,辛亥革命後隱居青島,過著遺老生活。1914年,北京政府聘其為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稿》。袁世凱曾發布申令,徐世昌、趙爾巽、李經羲、張謇為嵩山四友,由此可見趙與袁的親密程度。

殺弟之仇,不是不報,時間一到,該報就報。趙爾巽如何在袁世凱那裏告狀的?他都說了些什麼?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倒黴的尹昌衡一進京城,就被袁世凱軟禁起來。

與尹昌衡同時被軟禁的,還有兩個民國大人物:黎元洪和蔡鍔。

這裏不妨插點花邊,一來是因為有趣,二來也並不算跑題太遠。

尹昌衡個頭一米八六,私下裏人稱他“尹長子”。從筆者接觸到史料來看,尹長子小時候專心學習,對異性並無太大興趣,及至成年後,壓抑的欲望得以釋放,竟成為舊川軍首領中著名的“花帥”。

在廣西期間,尹昌衡遇到了一個官吏顏輯祜,此人曾任河南固始知縣,與維新派川籍京官劉光弟、楊銳情誼深厚。見到從日本留學歸來的尹昌衡,大感興趣,意欲招為女婿,將三女兒顏機嫁給他。經川中耆老撮合,好事成真,訂立了婚約。遺憾的是,顏機此時隻有12歲,年齡尚幼,不合適娶進門。尹昌衡有名無實,難以滿足,在成都帶兵期間,他先娶了一房姨太太,名字喚作翠香,這還不算,又經常和翠香的貼身丫環廝混在一起。尹長子先娶妾後娶妻的軼聞趣事,傳到顏機的哥哥顏楷耳朵裏,顏楷睜隻眼閉隻眼,沒有去管。

顏楷以地方紳士身份被推舉為川漢鐵路股東會會長,尹昌衡任四川都督後,恭請顏出任“宣慰使”,被舅老倌堅決辭謝。尹昌衡殺趙爾豐,喝彩聲四起,眾多激進者叫喊繼續殺戮趙的子孫,顏楷極力反對,將趙爾豐之孫收養多年,可見宅心仁厚。民國後,顏楷無心過問政治,以賣字畫為生,晚年為四川佛教協會副會長。此是後話。

得知尹長子好女色,著急想當皇太子的袁克定對症下藥,安排了一出迷局。袁克定來到尹昌衡在北京下榻的王府,徹夜作傾心之談,並饋贈衣物費用等,尹長子為之感動,與袁克定結為金蘭之好。下一步,袁大公子更為尹長子拉皮條,介紹八大胡同名妓良玉樓,陪伴尹長子共度寂寞時光。

讀者熟知蔡鍔與小鳳仙的故事,其實尹昌衡與良玉樓,故事精彩程度不亞於前者。良玉樓本名姓殷,名文鸞,父親在山海關一帶趕駱駝,她被舅舅拐騙,賣到八大胡同,淪為青樓女子。同是天涯淪落人,小鳳仙在雲吉班,良玉樓在金祥班,兩家妓館相連,妓女們來往親密,她們二人有共同話題,遂成手帕姐妹。

蔡鍔從雲吉班逃脫後,北京各家報館紛紛刊登這一哄動新聞,大字標題是:“蔡將軍回雲南起義,尹都督在北京坐牢”。可見在當時,尹昌衡與蔡鍔對社會的影響不相上下。和蔡鍔、小鳳仙悲劇故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尹昌衡與良玉樓的故事,最後是以皆大歡喜的喜劇結局收場的,尹昌衡娶良玉樓為妻,白頭到老,成全了一段近代傳奇。

蔡鍔回雲南起義後,尹昌衡以“虧空公款”罪,被北洋政府判刑9年。1916年,黎元洪將尹釋放,不料出獄後莫名其妙生了一場大病。身體康複後,尹昌衡仿佛變了個人,隱居秦淮,淡泊功名,退出了政治漩渦。幾年後,尹昌衡回鄉心切,回到故鄉成都,署其寓所曰“止園”,取“知其所止”之意,也是看透世事的一種心態。尹晚年有《止園文集》、《止園詩抄》等著述,在《贈良玉樓》中寫道:“赫衣寒月對婆娑,去國沉沉可奈何?生意早隨蝴蝶去,死灰常與白駒磨……”悲傷低回的情緒,讓人仰天歎息。

讓人歎息的不僅隻是愛情。生長於一個大時代的尹昌衡之輩,何曾不想把握時代的命脈?不想做社會乃至國家的主宰?可是造化弄人,這些弄潮兒,卻往往被政治浪潮打得暈頭轉向,被更高層的權貴玩弄於股掌之間,最後連自己的命運也無法把握。喜愛風月的尹昌衡,能在秦淮河邊溫柔鄉找到歸宿,吟詩品酒,潛心治學,也許倒真是個閑適的去處。

辛亥年的最後一天

按照現在時興的說法,晚清首席官商盛宣懷應是個不折不扣的牛人。曾經一度權柄在握,風光無限,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了無數個“第一”:第一個商本商辦企業——輪船招商局,第一家電訊企業——天津電報局,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治煤鐵廠礦公司,第一所工業大學——北洋大學,第一所正規師範學堂——南洋公學,第一條南北幹線鐵路——蘆漢鐵路,第一個私人圖書館,第一個全國勘探總公司,第一個內河小火輪航運公司,中國紅十字會第一任會長……有人曾說過這樣比喻:盛宣懷手中攥有一把明珠,一旦撒開了去,能照耀大半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