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王明這夥人的宗派主義、教條主義作風太不得人心,動輒扣帽子、打棍子的惡習更是激起了人們憤懣,風潮此起彼伏,以致在一次大會上,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孫冶方等在內的四百多名黨員表決反對王明集團,而投票擁護王明一夥的僅有二十八人,外加一票棄權,這就湊成了王明所謂的“二十八個半百分之百正確的布爾什維克”。而其他的四百多名同誌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他們的排擠打擊,甚至是不擇手段地加以陷害。為保護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等同誌,聯共(布)中央將他們調離中大,周達文於1927年11月擔任列寧學院中國部主任、黨支部書記。

王明等人如此孤立,但他們並不反省自己的錯誤,反而倒打一耙,將一切後果歸咎於“反對派”的“陰謀活動”。於是,王明一夥無中生有地捏造了一個所謂的“江浙同鄉會”亊件,已經調離中山大學的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孫冶方等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並極其荒唐地誣陷身為貴州籍的用達文是“江浙同鄉會”的會長,其起因是:

1928年暑期,幾位原在中山大學學習、工作的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烏蘭夫、陳啟科、左權等同誌要孫冶方請吃飯,二三十人擠了一屋子,大家熱熱鬧鬧,燒飯炒菜。中山大學學生會主席王長熙從窗外路過,聽到屋裏麵說話的全是“反對派”而且似乎都是江浙口音(其實陳啟科、左權是湖南人,周達文是貴州人),王回校後講起一些人在薛萼果處聚會,呱啦呱啦十分熱鬧,像開江浙同鄉會似的。王明聽說後添油加醋,說是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等在薛芩果處成立了反革命組織“江浙同鄉會”,學校當局於1928年5月請來了蘇聯國家政治保衛局人員,調金“江浙同鄉會”問題。向忠發也聽信王明的誣告,在中大講話時宣布:“江浙同鄉會”是“反黨小組織'',必須”消滅其組織“,”要槍斃一些人“。

1928年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閉幕,隨後推選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負責協助聯共(布)中央和共產國際執委會對中山大學的管理。8月15日,中共代表團團長翟秋白同誌寫信給聯共中央政治局,認為不存在”江浙同鄉會“這個組織。周恩來、王若飛親自調查後也得出了不存在的結論。秋末,

經共產國際監委、聯共(布)監委和中共代表團聯合組成審查委員會審理,否定了王明的誣陷之詞,周達文在列寧學院擔任了中國部主任。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王明貪生怕死,於1932年1月去到蘇聯,他以檢查列寧學院中國部工作為名召開會議,再次對中國部主任、黨支部書記周達文進行誣陷。他說,中國部沒有在學生中傳達中共六屆四中全會決議,是”反黨行為“,周達文是”反黨分子“。他還四處遊說:“列寧學院出了反黨分子。”當時,擔任中國部學生黨支部書記的陳鬱,對王明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他說:“共產黨員服從組織決定,兩個《決議》已經在學員中傳達過了。周達文同誌不是反黨分子。”兩種意見相持不下,最後上報共產國際審批,結果挫敗了王明的陰謀。此後不久,不肯善罷甘休的王明,利用手中的權力,改組了列寧學院中國部,於是,周達文被聯共(布)調到遠東伯力,擔任中文報《工人之路》總編輯,並參與邊區黨委領導工作:

1937年,蘇聯開展了大規模的“肅反”運動,王明、康生利用運動擴大化的機會,再一次向周達文等同誌下毒手。1937年春,王明,康生在離開蘇聯前夕,借斯大林在克裏姆林宮接見他們之機,誣告“周達文、俞秀鬆是壞人”,並捏造了一大堆“事實”,說他們是“托洛茨基匪徒”、“日本間謀”等等。7月14日,周達文在伯力被捕,1938年4月13日含冤死於蘇聯監獄。

周達文同誌含恨犧牲,是一樁曆史冤案。幾十年來,康生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因此一直諱莫如深,周達文的問題成了“禁區”,凡涉及周達文、董亦湘、俞秀鬆曆史問題的人必遭打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俞秀鬆、董亦湘的冤案,先後於1981年、1984年得到平反昭雪。

1985年,鎮遠縣委黨史辦和省委黨史辦根據得悉的有關線索,著手征集用達文同誌的曆史材料,經過內查外調,積累了近10萬字的資料,終於搞清了周達文的主要曆史情況,徹底推倒了強加在他身上的種種罪名。1987年4月20日,中共貴州省委同意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的報告,為周達文同誌平反,並上報中央組織部。1987年12月18日,中央組織部批複同意省委的意見。至此,周達文蒙受50年的冤屈,終於得到了昭雪。

今天,我們拂去掩益在烈士身上的塵埃,周達文那為共產主義事業備鬥一生的光輝形象,永遠挺立在我們麵前。半個世紀後的今天,用達文的留蘇學友施力行同誌在為其“故居”揭幕題詞中寫道:“烏雲散,蒼山現,光照萬年!”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三人是王明上台前最早同王明交鋒的鬥士,也是王明下台後最後一批遭陷害的英烈。在解放後的數十年中,慣於見風使舵的康生在黨內長期竊居要職,周達文等人仍沉冤莫白,直到撥亂反正,才英名再現。

在隆重紀念周達文誕辰100周年的日子裏,我們無限懷念他。現在,黨和政府為他修複了故居,塑起了坐像,供後人瞻仰,並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和廣大職工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要學習他堅持真理,勇於鬥爭的精神;學習他堅信馬列,對共產主義的崇高信念;學習他光明磊落,胸懷坦蕩的崇高品德。但看白圭無玷缺,留得清白在人間。

周達文同誌永遠活在各族人民心中!

摘自貴州省鎮遠縣史誌辦公室“《周達文紀念集》,2003年,第2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