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10日,學員們隨船抵達海參歲。用達文、楊明齋與蘇聯船長先行上岸聯係安排食宿和乘車事宣。學8們下船當夜就乘火車向莫斯科進發,車廂內上中下三層木板鋪,沒有墊和蓋的被褥,火車又走走停停,因為那時的火車是靠燒柴生火發動,走幾站就得停車裝木柴,否則火車就無法開動,衣單無被搏的學員們在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大地上吃盡了受凍的苦頭,周達文、楊明齋首多次往返過這裏,對西伯利亞他們是領教過的,但對初行者來說,這種生活是難以想象的。他們為了幫助學員們克服困難,提高大家的革命意誌,一路上歌聲不斷,笑聲四起,不知不覺,聞過了西伯利亞的冰雪大地,於11月底順利到達坐落在莫斯科沃爾洪卡大街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麵臨大街,對麵是一個大廣場,還有一座俄羅斯有名的大教堂廣場南端還有一個不小的的公園,學校樓前是個花園,這些場所就成了中山大學學員們日後生活的一部分。

周達文帶領學8們進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學校工作人員和教員介紹學員的姓名、籍貫、家庭成分、文化程度,以及在國內參加過什麼革命活動等等。然後對學員進行編班、排號、發學生證。此批學員到達後不久,又到了兩批中國學員,一批是從廣州來的,另一批是從法國、德國、比利時等西歐國家勤工儉學轉道而來的,都編入了中山大學學習。

學校根據每個學8的文化程度編成幾個班,每班約二十多人,他們主要學習課程有:馬列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俄語等。

周達文將學員領交校方後,他在中山大學近兩年時間,主要負責教務和翻譯工作,以及對馬列主義理論的研究,同時學校許多重要課程的翻譯大多由他擔任,他的俄文水平和對蘇聯及中國革命問題的研究,賴有造詣,深受廣大學員的尊敬和愛戴。

中國學員在中山大學的生活很受照賴。1926年5月,學校將中國學員送到莫斯科郎區的休養所去療養。那裏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雖然設備一般,但是每天有牛奶、可可、雞蛋、黃油和麵包,宿食相當好,上午專門有教8給學員們讀報,講當天的時事和新聞,其餘時間就是休息、散步和體育活動。那時,蘇聯建國還不到十年,就組織這些活動,使學員們體會到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它關心每一個人,大家是多麼的希望自己的祖國也能早日實現社會主義。

周達文到莫斯科中山大學不久,聯共(布)十四次代表大會召開,開展了同托洛茨基分子的鬥爭,各種報紙上公布了聯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的不同綱領,中山大學的學生們也紛紛卷入了這場爭論。周達文思想正統,政治水平很高,鬥爭性強,一直很明確地支持斯大林的聯共(布)中央路線,但是中大學8中有一些人是托派觀點的,他們可分為兩種人:一種人特別欣賞托洛茨基的才華和知識分子氣味,因為,托洛茨基曾幾次到中山大學演講,他能用英、法、德、俄多種語言演講,他的才氣吸引一部分脫離實際的知識分子;另一種人是從國民黨的反動現點出發,擁護托派,反對斯大林。學校中支持托派現點的同學,在辯論會上捧出一大搮列寧著作,一麵翻書,一麵發言,說在什麼書多少頁上,列寧是怎麼講的,引經據典、振振有詞地為托派辯護,很有煽動性:

周達文及廣大中國學員從1925年11月到中大,直到1927年11月聯共(布)把托洛茨基和季諾維也夫兩人開除出黨,中山大學也處於緊張的氣氛中,學員們都被不同程度地卷入了這場鬥爭,極個別人竟成為學校中的托派頭頭,其中:有的因此被開除黨籍、團籍,還有被送到西伯利亞等邊遠地區勞改或遣送回國,以後也繼續受到審查和處理。周達文始終站在斯大林的聯共(布)中央一邊,與托派作了堅決的鬥爭,經受了考驗。

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製造白色恐怖,中國大革命遭到失敗。這些變化很快反映到中山大學校園裏,學8們對此展開了熱烈的爭論,在學員內部也存在著複雜的鬥爭:一種是對少數國民黨分子的鬥爭;一種是對共產黨員內部動搖派的鬥爭。校園裏,大家的思想都很活躍。持國民黨觀點的人,到處宣傳他們的舊三民主義,有的共產黨員受他們的影響,轉向了國民黨方麵。

早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前的1927年初,中大同學對中國革命提出了許許多多問題,周達文進行了冷靜的思考,並歸納成十個問題,以自己的俄文名字邱貢法夫寫信向斯大林?

求教。斯大林收信後十分重視,於同年4月9日給周達文寫了親筆回信,對中國革命中的國共合作、統一戰線等問題作了解答。“四,一二”政變發生後,斯大林於5月13日親臨中山大學作報告,解答中國學員提出的革命理論問題。報告會由周達文當場翻譯,翻譯得非常好,斯大林同誌曾讚揚周達文說:“在我見到的中國同誌當中,數邱貢諾夫同誌理論水平最高。”

在此期間,王明、博古等在中山大學稿宗派主義,看不起國內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等同誌,王明在米夫支持下,在牆報上發表了《中共旅莫支部究競是否應該存在》一文,引起聯共(布)的注意。不久,中共旅莫支部被解散,成立聯共(布)中大支部局,王明成為支部局委員、學生公社主席,並進而控製了中大“支部局”。

王明這個野心家十分妒忌用達文同誌,千方百計要搞掉周達文。他在米夫的支持下,大搞宗派活動,大搞誣陷、迫害周達文同誌的政治陰謀,同時遭到王明打擊陷害的還有俞秀鬆、董亦湘等人。王明的所作所為,理所當然地遭到中國留學生的反對和不滿,周達文等同誌對此進行了堅決的鬥爭。

1927年暑期總結時,中山大學師生中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和分歧。以王明為首的一方,與以周達文、俞秀鬆、董亦湘等同誌為主的另一方,進行了激烈的爭論。鬥爭的結局,是周、俞、董三人調離中山大學,到列寧學院學習。王明作為米夫(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兼中大校長)的助手調到了第三國際工作,王明成了中共留蘇學生的“大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