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西部的人文地理(2)(2 / 3)

西安被巍峨的城牆圈圍著,這些城牆保持得很完整,有8英裏長,可以追溯到十世紀。踏入西安,人們就會很容易地想到發源於渭河流域的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作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給當時不開化的民族帶去了文明的曙光。說這裏是中華帝國的搖籃,一點也不為過。因為在中國曆史上,有很多朝代在此定都,西安斷續成為中國的王權中心長達二十三個世紀。其他城市作為都城的時間,都沒有西安長。西安一直作為中國文化的心髒,直到北京成為新的權力中心。我們從城裏出來,在一片平坦的古墳地穿行,發現這片地帶還有中華帝國文明的烙印,它早於所羅門國王統治好多年。我們還想到了亞曆山大之後的秦始皇,他殘暴無比,焚書坑儒,摧殘中國的思想文化。

中國的古代博物館,在記載曆史方麵無法和碑林或森林紀念碑相比。中國收集了十二個世紀以來的一千四百多件遺存之石,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它們記載的曆史。有一個著名景致石雕是在公元781年銘刻的,這個文物讓人感到光榮和驕傲。它記錄的是聶斯托坦克教派的基督教曆史,該派曾繁榮過二百年,於一千年前遭到迫害而滅亡。如果基督教先傳到中國,而不是大不列顛(英國人後裔如今再次把基督傳到中國),那麼中國早就強大了起來。

在西安,回教徒聚居的地方有許多清真寺。如今,新伊斯蘭教興盛了起來。為了在中國吸收新教徒,君士坦丁堡時不時地派出伊斯蘭教徒來中國傳教,以此讓他們接受新的教義,向君士坦丁堡盡忠。

中國本地佛教由於具有歐洲黑暗時代的強烈氣息的影響而衰落了。西安有一座廟,裏麵出了一個壞和尚,大家都很討厭他,於是大家想要秘密地殺了他。征得住持的同意後,他們把壞和尚投入火爐,活活地燒死了他。傳教士向上麵彙報說,如今傳教大廳裏出現了許多做禮拜的知識分子。等牧師讀完經、講完道後,他們提出很多犀利的問題請求解答。首席傳教士答複說:“把我們最好的傳教士派去!我們派出去傳教士,要能回答中國知識階級所有問題。”這種鼓舞競爭導致儒教又興起來了,儒教徒們自己組織起來,派出信徒到集市或其他公共場合宣傳儒教。這是件值得稱頌的事情,無論人們重新信仰儒教達到什麼水平,也會證明西方傳教士是相當成功的,因為他們是將人類的思想轉化為精神食糧。

西安有一個火柴廠和十幾個商店。當地中國人可以買到很多外國商品,如止痛藥、牙刷、化妝品、甜露酒、香煙、煉乳、內衣、燈、鍾、風景畫、小折刀和體育用品等。一加侖的美國煤油可以賣到四十三美分。在寧夏的省會銀川,當地盛產一種石油膏,它可以在二百英裏外的地方,賣到一加侖三十一美分。

當初,清兵入關的時候,滿洲八旗軍隊駐紮在了主要的城市。滿洲政府給了他們享受的特權,給予他們食祿。八旗子弟世代在這設防要塞裏坐吃山空、閑逸度生。如今在西安城裏,八旗子弟是一副窮困潦倒、腐化沉淪的模樣。他們住著破爛的屋子,裏麵陰暗潮濕,空氣也不流通,腐爛的氣味刺激鼻子。那些雜亂的擺放,也顯示著他們懶惰的心態。清朝的將軍來到一個大演習場地,要檢閱軍隊,跑道上一些騎兵在騎馬奔騰,瞄靶射箭。雖說他們受過軍事訓練,可是意誌力薄弱的他們,根本就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隊伍。即便是二十英裏的一般行軍,也會把他們累垮了。現在的八旗軍隊憑血統關係,在祖宗的福音下過著驕奢閑逸的生活,變得自私、懶惰、邪惡,日漸腐朽了。他們身體肌肉鬆散,體格變得很弱。從正在走向毀滅的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清政府走向衰落。換句話說,寄生主義加速了大清的滅亡。

所以訓練新軍成為中國的希望所在。陝西、甘肅是伊斯蘭教教徒集中的省份。此地能產生出像西亞人一樣好戰的勇士,與純正的中國人相比,他們更富有好鬥精神。這裏成為中國軍隊複興的中心之一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中華帝國有四所主要的軍事學校,西安市就有其中的一所。雖說房屋還沒修建完畢,但是在這所公立的學校裏,二百多名學生已經開始了軍事訓練。

有些人認為西方列強遲早會將侵略魔爪伸到中國。對此,中國愛國者號召青年加入軍隊,努力使軍隊成為對抗西方大國侵略的中堅力量。愛國團體發動人民的力量,也向文人和其他優秀分子求助,讓他們幫忙組織人員參軍。在學校,學生們也鼓舞人們建立一支誌願軍隊伍。尤其在北京的附近省份,優秀分子升了官,不僅能馬上領到軍餉,還變得著裝整潔,舉止優雅了。穿上新軍服的他們感到很榮幸,人們對他們也是很尊敬。士兵們坐上三等車了,也不會在敞篷車廂裏擁擠了。如今,軍官與同級行政官員比較起來,地位會更高一點。因為他們不再是通過科舉考試考出來的,而是畢業於新興的軍校。滿洲政府的皇族子弟們也穿上了新式軍服,並在軍隊中擔任重要的職位。而總司令,軍隊最高統帥就是宣統皇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