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詩人朱彝尊是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總是要刨根問底,非知道答案不可。

朱家附近有一所道觀,道觀的道士是朱彝尊的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喝茶聊天。道觀的花園裏生長著兩棵枇杷樹,每到枇杷成熟的季節,道士都會熱情地邀請他來品嚐。

這兩株枇杷樹結的枇杷果非常美味,奇怪的是,這些枇杷都沒有核。朱彝尊心裏非常奇怪,幾次三番地向道士請教,但道士每次都笑而不語;朱彝尊再三追問他,他故弄玄虛地說:“這是天宮裏麵的仙種,所以沒有核。”朱彝尊始終不相信。

幾天後,道士在大街上碰到朱彝尊,朱彝尊身後跟了個仆人,仆人肩上扛著一個大豬肘。道士素來喜歡吃豬肉,一看這情形,非常高興,心想朱彝尊一定會邀請他去吃肉,於是立刻上前打招呼:“朱先生,您好啊,看來您又要請老弟我到貴府大餐一頓了哦!”

“嗬嗬,道長猜對了,在下正想讓人去觀裏通知您來寒舍吃飯呢。”朱彝尊笑道。

“那正好,我現在就隨老兄您到貴府一聚吧,隻是……”道士朝那條大豬肘瞟了一眼。

“隻是什麼?”朱彝尊問道。

“隻是這條大豬肘到貴府廚下,要做成肉爛醬香的佳肴,至少也要四五個時辰,老弟我不得餓花了眼嗎?”道士說。

“哈哈,老兄,您有所不知,寒舍有個廚子,他手藝高超,而且還有個秘方,這條肘子到了他手裏,不消半個時辰,保準皮開肉爛,香氣撲鼻!”朱彝尊衝著道士神秘一笑。

“哦——”道士非常驚奇,朱府竟有如此神奇的秘方啊,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得到就好了。

談笑之間,二人已經來到朱府。果然,二人在客廳坐了不到半個時辰,一盤油光閃亮、色香味俱全的大肘子已經端上了桌。朱彝尊和道士就著美酒,很快把這道佳肴一掃而光。

道士滿足地擦了擦嘴,略帶懇求地問道:“先生,這做肘子的秘方究竟是什麼?能否透露給在下?”

朱彝尊猶豫了一下,笑道:“這個秘方倒是可以告訴老兄,隻是有件事要請教。”

“什麼事兒啊?”道士問。

“貴仙府中那兩棵沒有核的枇杷樹,究竟是怎麼回事?”

“哈哈,朱先生,原來你想知道這個?我告訴你,枇杷樹每年開花的時候,我會遣人把每朵枇杷花花蕊中心的一根花須掐掉,等果子成熟的時候,就沒有核了。”

“原來如此!”朱彝尊恍然大悟。

道士催促朱彝尊:“先生,您既然已經知道我的秘方,您的秘方也該告訴我了吧?”

朱彝尊咳嗽了一聲,說道:“好吧,在下告訴您。剛才我們倆吃的那個大肘子,是昨天我就讓廚房燉上的,到現在已經十多個時辰了。今早買的那個,現在還擱在那兒沒動呢!”

“啊?我被老兄您騙了!”道士十分懊悔。

“這都是老兄您逼我的啊!”朱彝尊說。兩人對視,哈哈大笑起來。

【博聞館】

曝書亭與曝書

這就是曝書亭,位於浙江嘉興郊區。朱彝尊有一部很重要的著作,叫《曝書亭集》。曝書亭是朱彝尊在家鄉浙江秀水營建別墅中的一座建築,是朱彝尊每年曝書之處。曝書又叫曬書,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特有的一種保護書籍的活動。曝書活動主要是為了殺滅書中的蛀蟲,去除潮氣,因此要選擇晴朗幹燥的天氣,且不能直接在日光下暴曬,以免傷及紙張和墨色。在曆史記載中,早在唐代以前便已經出現了曝書活動,宋代之後,隨著印刷術的進步,官府和私人藏書日益增多,曝書活動也日益頻繁。由於地域和氣候的差異,藏書者曝書的時間也不盡相同,會視天氣情況靈活調整。曝書活動不僅有利於更好地保存珍貴的書籍,而且可以同時對書籍進行清點、翻閱,是一種很有文化內涵的活動。